怎么教育霸占东西的小孩(孩子喜欢霸占东西怎么办)
五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看到别人的玩具都会抢。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孩子在两三岁发生抢玩具事件是最频繁的。
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这种抢玩具的行为也会渐渐减少。但是不代表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忽略置之不理,任由孩子自己发挥,这样会影响孩子后期的很多行为。
当孩子出现抢玩具的行为时,家长要进行教育,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1)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非常的宠爱,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孩子。
只要别人家有的,自己家绝对不会少。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而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一种错觉。
在出门的时候,孩子依旧觉得所有人都会像父母一样满足自己,从而看上了什么,就会直接上手抢。
2)忽略孩子的需求
俗话说越是求而不得的东西,越想要得到。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当孩子提出各种需求时,家长一味的忽略孩子,孩子内心得不到满足,心里的欲望就越强大。
一旦看到其他小朋友拥有,其内心的占有欲会立刻显现,也会出现一种霸道的行为。
孩子自身的问题
1)缺乏物权意识
三岁之前的孩子对于物权意识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在游乐场经常会看到小朋友霸占玩具的现象,不愿意和他人共享。
并声称这是自己的,而这就是由于孩子缺乏物权意识所造成的。
2)占有欲较强
每个人的占有欲都不同,占有欲较强的孩子,只要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想要直接据为己有,不管它是谁的。
占有欲如若不加以引导,会直接波及到孩子的未来。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孩子的年龄较小,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比如到超市里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不会考虑其他的因素,就会抑制不住想要拿。
自我控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约束和教育。
当孩子抢玩具时,家长的这四类错误做法,很多人犯
孩子抢玩具这种行为,在两至三岁发生的最为频繁,这时家长的做法对孩子后期的行为和影响是最深的,一般这四种错误行为伤害孩子最深。
│ 直接制止
当孩子在外面玩耍,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表示礼貌,都会直接去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
因为家长也知道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必须坚持“正义”。
但孩子基本不同意放手时,此时家长就会显得不耐烦。
此时两边孩子一哭闹,家长只能强制性的把玩具夺下,然后打孩子。
希望通过这个事件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那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利用强盗逻辑去霸占。
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得孩子加深对外界的恐惧,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 做孩子的好帮手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站在“正义”的一方,有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到极限,也有些属于自身的三观不正。
当孩子喜欢其他家宝宝的玩具时,家长会做孩子的好帮手,直接帮孩子拿过来。
其他家长不同意的时候,还会对别人道德绑架:“不就是玩一下玩具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小气鬼。”
这种家长真的有些不可理喻,这种错误的引导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忽略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抢玩具不很正常吗,没有什么好管的。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不能有什么事情就让大人插手。
这也是另一类家长的做法,当发生抢玩具事件时直接忽略,不闻不问,爱干嘛就干嘛。
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会使得孩子不知是非,走向歪路,也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 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些家长非常极端,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会直接给孩子贴一些标签,比如你怎么像个强盗呢,强盗才会抢别人东西呢?
给孩子贴上如此的标签无疑是把孩子往这条偷或者抢的路上去带领。
孩子在小的时候抢别人东西不属于道德的范畴,恶意的对其贴标签只会使得孩子误入歧途。
为了防止孩子出门抢别人的玩具,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家长可以这样做
◆ 给孩子灌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当孩子出现这类行为时,家长就要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缺乏物权意识。
在家庭中的时候,尽量以“你的”,“我的”来诉说物件。让孩子区分这种概念。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