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爱国教育系列片观后感(观看爱国教育系列片观后感1000字)
爱国电影、国庆阅兵观后感怎么写,难煞陪读妈妈们。
祖国母亲过生日,普天同庆,全国休沐七天,人人欢喜。
学生党也在欢腾,但欢腾里也藏着作业。相信在万千作业里,最统一的就是观后感。
给陪读妈妈支支招,一起愉快辅导孩子写好观后感。
(一)观后感,首要要明确的是,有“观”,有“感”,但“感”要大于“观”。虽然如此,但也必须先观,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孩子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就是通篇都是电影情节描写,最后一句话收尾。明明看着哪里不对劲,却也发现全文语言流畅,妈妈不知该从何说起。所以在写之前一定要先列提纲,给文章立起骨架,不能随着意识走向让思维乱窜,最后不知所云。
(二)“感”是孩子自身感受,不是家长视角下的思考。年龄段不同,理解不同,要学会接纳孩子不成熟的观点。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辅导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孩子没有看懂这个电影的内涵,控制不住的想要告诉孩子这个电影原本的立意。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孩子的阅历、理解和我们不同,他会站在自己的层面上去理解,你强加给他的,他的知识层面可能就无法消化。
就如同,你去逛街,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可是孩子看到的都是路人的腿。
当然,孩子可能看不懂一些背景,或者可能会提出很多想法,甚至失去重点。
我在辅导中,就遇到孩子不知道“阅兵”是什么意思,她也不理解《攀登者》中的登山队员为什么宁可涉险也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进行解释、引导,帮孩子理解一些必须知道的背景知识,帮孩子找出适合孩子的感受重点。但,千万不能代劳,不能直接告诉他论点。
(三)要关注的就是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果不能出新,我的办法是先按照一般思路进行。
1、文章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有了想要读下去的冲动。但是对于小孩子,他们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这个时候,可以降低难度,比如直接写《观<XX>有感》。当然,如果孩子能根据写作提纲拟定更切合的标题,那就更值得鼓励。
2、引言。为了让文章显得不突兀,一般在开头,三言两句交代清楚观看了什么影片,以便自然过渡到下一段。比如,孩子在写《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的时候,就写了“十月一日,妈妈带我去看了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简单明了,交代清楚,也让人知道他要写那个影片。
3、内容简介。概括介绍影片内容,篇幅不要太大,只是为接下来的评论打基础。这个地方是最容易掉入陷阱的时候,因为看了影片,孩子有话可说,最后就成了讲故事,这是要避免的。恰当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先口头告诉你,这部影片讲了什么,你再适当引导他删减。
4、结合关注点,进行评议。这个环节其实就是“感”,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观后感的议论文性质在这里显露无遗。根据影片,确定打动自己的点,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然后围绕这个论点用影片中言行进行论证。
当然,在这一部分,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身边的生活案例进行再次论证,感想、体会会更深刻,如果能再谈谈收获就更好了。
5、结论。一般会写,通过这个影片,我明白了什么道理。有的还会写写以后自己会怎么做,化感受为行动。
6、读、改。一般走到第五条就结束了,但是我要说的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写完之后,趁热打铁,让孩子大声将文章读给家人听。在读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会发现语句不通、标点不对等问题。家长也可以指出一些使用不恰当的词语,如果能力允许,甚至给他一些修辞手法的建议,让文章显得更“有情有义”。
到此,一篇合格的观后感基本就可以出炉了。但我想说的是,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曲折,需要妈妈们有耐心,不要“河东狮吼”,也不要家庭“冷暴力”。相信你陪伴他写完三篇,孩子就能掌握这种文体,以后再也不用你操心了。
当然,我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这仅仅是我陪读妈妈辅导孩子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