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惩戒的发展(中国教育惩戒的发展)
洪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王美芳(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教育部2020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一方面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育惩戒权赋予承担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责的学校及教师,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线教师“不敢惩戒”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规则》通过明确“惩戒行为”负面清单、根据学生不当行为严重程度规定不同惩戒措施等方式,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惩戒”学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然而,就在《规则》颁布一年之际,2021年12月31日,一段北京市朝阳区某实验小学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起社会热议。
事件的起因是,在班级联欢会上,一位男生表演朗诵节目时情绪饱满、声音洪亮,教室前排的几名学生频频作出“捂耳朵”“往后排看”的动作。由于同步进行摄像,这几名学生的上述动作影响了视频效果,两名教师情绪激动,轮番对其中的一名女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从教师的用语和行为看,长达数分钟的“批评教育”显然是失当的。首先,教师在言语上使用了诸如“滚”“讨厌”等具有人身攻击性的字眼;其次,教师在行为上有用脚踢桌子、用手不停指着该女生的过激行为。此外,两名教师用“你看你都激起民愤了”“其他同学都讨厌你”等词语煽动其他同学对该名女生的对立情绪,将该女生彻底置于惹众怒、被孤立的境地。事后,教师竟然没有意识到其言行的失当性,将事件的全程录像发到家长群,引起了家长的极大愤慨和网民的高度关切。
作为教育工作者,视频中这名女生惊恐且无助的眼神让笔者无比痛心,同时也对这次事件可能给女生造成的心理创伤担心不已。作为长期关注儿童青少年教育惩戒的研究人员,笔者为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校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一年后仍发生教师以“批评教育”之名实施语言暴力的行为感到遗憾。笔者从法律层面对本次事件呈现出的教育惩戒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教育惩戒适当性、合法性等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批评方式不当:批评教育不等于语言暴力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权,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是作为公民应该受到的最起码的尊重。学界普遍认为,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育必须以尊重其人格尊严为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保护与教育。
在此次事件中,该女生在其他同学表演时的“捂耳朵”“往后排看”等行为,确实一定程度上“有失礼节”。但对于还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其社会情感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辨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当她觉得表演距离较近、演讲声音较大而出现“捂耳朵”等行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而不是故意不尊重表演者,让表演者难堪的行为。
在此情况下,两名教师本可以借此机会以适当方式教育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然而教师却以更为不尊重他人的失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师多次说出“滚”“讨厌”“全班同学都讨厌你”这种对人格尊严进行贬损的刺激性话语。从行为性质上来看,该言行已超出“教育惩戒”合理范畴,而是已到侵犯学生人格权的程度了。
批评范围扩大:“点名批评”不等于可以批评“示众”
在本次事件中,教师以“告知家长的目的”将辱骂学生视频发到班级群,随后未经任何隐私处理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如此“示众”行为不仅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而且进一步扩大了该事件的负面影响范围。
首先,公开批评不等于可以在在家长群公开批评。教育惩戒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规则》授予教师可在班级范围内的公开批评,一方面给被批评同学造成适度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尽快纠正错误,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同学一个警示教育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授予教师在“家长群”内批评学生的权利,也不意味着“告知家长”的方式包括直接在班级群内告知犯错学生在内的所有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