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形态。显性教育注重通过旗帜鲜明、直接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隐性教育则是通过间接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前者如黄钟大吕,内容系统、组织严密;后者如春风化雨,潜隐无形、润物无声。二者在目标上一致,形式上互补。习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认真贯彻习主席的指示要求,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贯穿于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强调用革命的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部队。《古田会议决议》中归纳的党内教育18种方法和士兵政治训练7种方法,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显性教育。历史表明,无论使命任务如何拓展,形势环境怎样变化,显性教育在我军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变,也不会变。正是通过显性教育形式,持之以恒地执行革命的政治精神的“贯注”,使我军克服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成长为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军实施“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拔根去魂、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面对严峻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地强化显性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全军官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显性教育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军队的这种“熔炉效应”,主要的就是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功能,在无形之中重塑官兵的思想行为。新时代青年官兵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大为增强,充分挖掘军事训练、执行任务、日常管理等实践环节中所蕴含的隐性教育资源,厚实培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军队是所大学校,无处不是教育场所。应将经常性教育管理当成规范官兵思想行为的“矫正仪”,严抓日常养成,严格纪律约束,让服从意识、纪律观念、严谨作风,在点滴养成中渗透进每名官兵的骨髓。要把实战化训练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官兵精神意志的“磨刀石”,将练战术、练技术与练思想、练作风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培养砥砺官兵的意志品质和战斗精神。只有使青年官兵时刻处于全方位的教育熏陶感染中,才能发挥教育的最佳效果。
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既坚持旗帜鲜明的立场,又注重润物无声的效果。积极适应青年官兵的思想行为新特点,善于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网络游戏等技术手段丰富完善教育表达形式,使教育内容更契合官兵的思想认知,教育形式更为官兵所喜闻乐见,真正实现寓教于网、寓教于乐,从而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教育的力量彰显的是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高度统一。邓小平曾提出要“由适当的人”来搞教育,其寓意就包括了让懂真理的人传播真理,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军队政治工作干部是真理和信仰的传播者,其自身的良好形象就是最好的政治动员,必须注重身教和言教的结合,自觉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恪守“我讲的一定是我信的,我信的我一定照着去做”。只有说的让人信服、做的令人佩服,才能真正增强真理和信仰的亲和力感召力,使广大官兵心悦诚服地接受真理、自觉自愿地坚定信仰。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本系列专稿其他篇目见本版
①以厚实学理支撑强化政治引领,6月3日;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6月5日;③立破相结合增强正能量,6月7日;④把小课堂同大课堂结合起来,6月10日;⑤规范化要求须多形式表达,6月12日;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要同频共振,6月14日;⑦提高“灌”的艺术 增强“疏”的效果,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