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书电子版高等教育(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版)
我对党由怀疑、不认识,到认识以至相信,而且愿意积极地靠拢党,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希望在入党以后在党的教导下逐步改正缺点,逐步提高阶级觉悟,达到思想上彻底地改造,为无产阶级事业,为科学事业,献出我的一生。
——摘自周维善1956年10月《入党志愿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
我国启动“523项目”
旨在寻找新型抗疟药物
在以屠哟哟为代表的一众科学家努力下
青蒿素脱颖而出
但仅是发现青蒿素还不够
只有测定其分子结构并实现人工全合成
才能真正将其应用于药物研发
这个任务落到了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周维善的肩上

左二为周维善
周维善师从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
长期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
不对称合成化学等研究工作
此前在捷克留学时
周维善便曾从事结构测定工作
面对这项任务
他感到义不容辞
结构测定不仅需要技术
更加需要“想象力”
面对仪器测得的庞大光谱数据
化学家要在此基础上
将各个结构单元拼凑完整
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功底

工作中的周维善(左三)
白天想
晚上想
走路想
睡觉想
想到半夜睡不着
起来翻书继续想
与同事交流
与学生讨论
终于
经过各方力量不分昼夜地共同攻关
周维善团队成功测定出青蒿素结构
一个罕见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结构
这个不含氮的结构突破了西方60多年来
“抗疟药物化学结构不含氮(原子)就无效”的医学观念

但仅测定出结构还不够
只有实现青蒿素人工全合成
才能完全证明其结构准确并应用于药物研发
周维善再次上路
又花了8年
成功实现青蒿素全合成
周维善的贡献还有很多
他参与研发的高效口服避孕药
为我国计生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主持合成的棉红铃虫性信息素
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
效果显著
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他说成就来源于集体的努力
他只管埋头苦干
用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造福人类

他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维善
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