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里健康教育活动有哪些(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活动)
3.自我认知方面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匮乏、缺少社会经验等原因,自我认识还不够完善,容易形成畸形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观念是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存在的,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对情绪的控制方面,抗压能力弱的学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此外,部分性格内向偏激、急躁冲动、孤僻封闭或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偏执。
4.社会环境与交友关系方面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层出不穷的同龄学生以及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导致人们出现极大的心理压力,轻者失眠焦虑,重者多疑抑郁。进入大学后,学生既是独立个体又是集体生活的一部分,既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也要具备团队意识与团体精神,融入集体生活。大学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舒心的交友经历会令你各方面顺心称意,而交友不慎则可能影响大学生活甚至是以后的抉择。
三、传统医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传统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探索和智慧,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一)“治未病”思想的应用
治未病是传统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传统医学向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为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消除有害因素,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找出病因并及时清除。高校可通过心理疾病的普查工作,使用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CSMHS)、抑郁自评量表(SD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及早筛选出疑似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并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症状及时寻找病因,通过宣泄或压力释放缓解情绪,或寻求专业帮助,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以我省某高校为例,学校心理工作站于每年5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心理班会、视频征集大赛、心理宣讲、心理委员素质拓展培训以及线下游戏互动等,不同的受众群体、诙谐幽默的讲演好评如潮。对于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帮助他们疏导消极情绪,重建心理防线。
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在疾病发生之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是考验也是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的适应期进行引导,并对疾病“苗头”迅速进行干预与诊治。某高校心理工作站配备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及心理咨询室,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可利用音乐放松椅进行自主放松冥想,也可通过沙盘心理疗法构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虚拟的空间里将自己的心理、行为表达出来,对诊断、研究疾病提供更深层次的帮助。此外,某高校心理工作站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公众号,通过心理测试与心理咨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求助;同时,公众号还设立了深夜话题、心理知识、心理微课、说出心里话等板块,做学生的“树洞”,助他们缓解压力、释放自我。
3.愈后防复
愈后防复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注意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疾病痊愈后,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因此要注意避免疾病再次发作。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初愈或痊愈后,要注意自身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变化,通过规范化的治疗达到预防心理疾病复发的预期,在校期间也要保持长期随访,防止复发。高校可通过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监测学生心理动态变化,以班级委员会作为核心成员,心理委员作为负责人,定期举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平时重视心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心理素质,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二)“养生”理念的应用
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注重形体,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于一体。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讲,养生的目的是扶助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当措施来颐养心身,从而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是医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将养生的理念应用于心理学,可有以下两种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