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营养教育主要内容有(学前儿童营养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5、 矿物质
1. 钙
为满足学龄前儿童骨骼生长,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100~150mg,钙需要量3岁为350mg/天;4~6岁为450mg/天。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学龄前儿童钙的AI为800mg/天,UL为2000mg/天。奶及奶制品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的来源。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每日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但也不宜超过600ml。
2. 碘
世界有8亿人口缺碘,孕妇、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为减少因缺碘缺乏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碘的RNI为50μg/天,UL为800μg/天。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须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一次海产食品。
3. 铁
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原因;一是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约每千克体重需要1mg的铁;二是儿童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较成人更依赖食物铁的补充;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的比重,其他富铁食物较少,也是铁缺乏的原因。
铁缺乏儿童常有行为异常,如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能力差。缺铁乏时可致脑内多巴胺D2受体下降,并进而引起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色氨酸、多巴胺、五羟色胺等水平下降,行为上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和睡眠时间延长。临床上表现为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佳。铁缺乏还对儿童免疫力、行为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性影响。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铁的AI为12mg/天,UL为30mg/天。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蛋白铁吸收率一般在10%或以上。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4. 锌
锌缺乏儿童常出现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嗜睡、面色苍白、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等,严重者生长迟缓。儿童期用于生长的锌每千克体重为23~30μg。《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锌的RNI为12mg/天。除牡蛎、扇贝外,鱼、禽、肉等蛋白质食物锌含量丰富,利用率也较高。
6、 维生素
1.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尤其是对骨骼生长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存。在我国,仍有相当比例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或水平低于正常值,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的RNI为500~600μg/天。可考虑每周摄入一次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获得可直接利用的视黄醇,也可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如:胡萝卜素)补充维生素A。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咀嚼能力有限,叶菜应切碎,煮软,这种烹调方法,对维生素C的破坏较大,但胡萝卜素的损失相对较低。维生素A的UL值为2000μgRE/天。
2.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三种B族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亚临床维生素B1缺乏影响儿童的食欲、消化功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1的RNI为0.7mg/天。膳食中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动物内脏,发酵生产的酵母制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湿疹。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伴有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主要来源于各种瘦肉、蛋类、奶类,蔬菜水果也含少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2的RNI为0.7mg/天。
3. 维生素C
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症在临床上已不常见,但亚临床缺乏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受到特别关注,如免疫能力降低以及慢性病的危险增加等。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类、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如柿子椒、油菜、韭菜、白菜、菜花等。鉴于维生素C对免疫功能以及慢性病的预防作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维生素C的RNI值较过去有所增加,3岁为60mg/天;4~6岁为70m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