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意义的初中英语文章(有教育意义的英语文章简单)
利用插图开展头脑风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对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大脑中储存的与话题相关的原有知识越多,对文本阅读的难度就越小。利用插图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的内容图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的状态,为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打下基础。
(2)利用标题预测文本主题
标题是语篇的一部分,是对语篇内容的高度概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都要围绕标题展开,因此标题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文章的标题通常是短语或句子,一般被加粗字体或加大字号来凸显。《课标》五级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为: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直接点出写作对象,是全文的线索,从分析标题入手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教学片段2: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4 Topic 3 China is the third nation that sent a person into space的Section D阅读语篇是一篇讨论未来机器人与人类关系的科普文章。阅读材料的标题是:Robots—Our Servants in the Future? 全文围绕该标题展开论述。针对标题,笔者提问学生:为什么标题带问号?标题中包含了三个名词robots,servants和future,一个破折号和一个问号。笔者对标题进行如下解读:首先,破折号将robots和servants连在一起,点明机器人与人是主仆关系,标题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也可以表示结论;其次,问号用在future后面,预示着未来机器人与人的主仆关系受到质疑。整个句子引起人们对未来机器人与人是主仆关系的思考,答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们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种是机器人在未来仍然是为人类服务的仆人;第二种为机器人要战胜人类,成为人类的主人;第三种为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很难确定。于是,笔者提出第二个问题:你能预测这篇文本主要讲的内容吗?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标题预测语篇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图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等认知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阅读的学习中去。
2. 解读文本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是在明确文本主题意义的基础上由多个句子组成的,句子之间的排列具有逻辑上的连贯性。一篇文章由若干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功能与其他部分都有联系,从而构成围绕主题的完整结构框架。解读文本首先要运用阅读策略整体概括大意,然后了解全文由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文本结构清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片段3: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5 Topic 1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的Section C是一篇题为The Great Wall的说明文,主题围绕长城而展开。
(1)略读语篇,整体把握语篇内容
略读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略读的特点就是通过快速阅读,利用文章标题、段落首尾句和关键词把握文章段落大意,建构文本脉络。本文共四段:第一段介绍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第二段介绍长城的修建年代,第三段介绍长城的建造材料,第四段介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笔者让学生略读课文,获取文本基本信息,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通过略读,迅速而又准确地找到每个段落的主旨大意,并对全文形成整体理解,从而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2)解读文本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
本课围绕长城这一主题,从长城的长度、长城的修建年代、长城建造的材料、长城的用途以及长城的意义五个方面建立起与主题的内在关联;而下级信息“长城建造的材料”又有明代和清代作为支撑,“长城的用途以及长城的意义”也分别有自己的下级信息。笔者要求学生在读完文本后,根据层级结构,将各部分的内容与主题建立关联,形成可视化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体现人类思维活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它可以根据语篇主题,将各层级的主题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阅读的思维过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能从整体把握语篇框架,深入文本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作者传递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语篇的深度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