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儿子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作者:惜朝
来源:教师E家(ID:edu589)
和孩子共同“御敌”,方能百战百胜。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越上进,孩子越优秀音频:00:0009:36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01
最近,一部名为《出路》的旧纪录片又火了。
导演用6年跟拍了3个不同阶层的孩子,结果发现,阶层越低的孩子,越在苦苦挣扎。
但他们的大多挣扎都毫无意义,因为父母有可能会断了他们的前途。
一个叫马百娟的孩子,生活在中国有名的贫困县,家里一年开销只有几千块。
当父亲得知摄制组花300元租车拉设备时,十分生气,说那是他们家一个月的开销。
女儿马百娟很爱学习,她想考上北京的大学,更想通过读书改变 命运,到城里去多挣钱。
3年后,摄制组重回旧地,却发现15岁的马百娟已经退学,再后来,更是与表哥结婚生子。
她父亲并不想让女儿读书,他始终觉得,女娃娃以后是别人家里的人。
“书多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反正她长大之后就要靠她老公。”
马百娟的悲剧,可以说是贫穷的悲剧,更可以说是她父母一手造成的。
明明有读书的机会,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但她父母思想闭塞落后,只想让女儿嫁人生子。
生长在那样的家庭中,眼见着父母一点点地认命,怎能教孩子改变命运?
而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哪怕在生活上并非贫困潦倒,但在教育孩子上依然一塌糊涂。
02
白岩松说过:“打麻将的父母,教不出上进的孩子。”
他说,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少要承担51%的责任。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是在自己进步?
总是抱怨孩子不进步,然后把责任全部归咎于社会和教育的问题。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学校与社会主要起辅助作用,家庭和父母才是主力军。
父母的手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北宋文学家苏洵成家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碌碌无为了,于是在27岁那年发愤读书,希望给孩子做好榜样。
可惜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顽皮,并不爱读书,苏洵无奈之下改变了教育方式。
他在孩子玩耍时,故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孩子来了,刻意地将“书”藏了起来。
两个孩子十分好奇,以为父亲瞒着他们读什么好书,于是趁父亲外出时把书“偷”出来认真阅读。
慢慢地,苏洵给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模仿父母而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想向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首先要先向自己提要求,只有自己做得好才能让孩子学得好。
03
优秀的父母,未必能养出同样优秀的孩子。
但上进的父母,一定能教导出比他们更优秀的孩子。
因为父母上进,本身就是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更是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正面教育。
去年隔离在家,许多家长都抱怨孩子难教,干脆甩手不管。
但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家长,从不会抱怨,而是“迫使”自己做孩子的榜样。
一位49岁的爸爸,自学8个月顺利通过了法考,令人钦佩。
他说,他只是为了跟学法学的女儿有共同语言,将来能够指导她的就业。
而他妻子也不是等闲之辈,本科学习计算机专业,却跨专业考了CPA。
他们一家都很爱学习,平时很少玩手机、看电视,常常一家人围在一起学习,桌子上就分别放着各自的学习材料。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女儿如雨后春笋般吸收养分,表现得越来越优秀。
本科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律卓越人才班,大学期间获得多次国家级奖学金,现在已经被推免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