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周口众优教育具体位置(周口众优教育地址)

admin 2022-05-18教育资讯
辛德勇9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应邀在山东省曲阜市新金石学研究所演讲,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讲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孔子故里,到这里和大家见面,交流阅读金石文献的心得

按照碑文的记载,先是济阴郡太守孟郁于延熹十年仲春二月来属下成阳县尧庙祈雨,“行礼未周,则景云四集,翔风膏雨,实时大降,嘉澍优沾,利茂万物。阴阳和协,百姓赖福”,孟郁“知圣尧精灵与天通神”,于是率成阳令佐兴工修治尧庙,并得到当地仲氏家族大力赞助。迄至功成,九月之间,连续三次接奉诏书,都与祠祀帝尧相关。自二月祈雨,再经历九个月的施工,时间应已至当年十一月。故此《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之立,当在永康元年十一二月之间,而碑文所载孟太守祈雨之举,不过是修治尧庙的缘由而已。

好了,弄清这通石碑的名称应该叫什么,是想向大家说明汉桓帝时期朝廷在济阴郡成阳县设有尧庙。东汉朝廷在这里设立尧庙,是因为当时人以为所谓尧陵就在这里,朝中大臣们尤其这样看待此事,不然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此《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即谓济阴太守孟郁“闻帝尧陵在成阳”,所以才会有拜庙祈雨之事。又《续汉书·郡国志》在济阴郡成阳县下记云:“有尧冢、灵台。”这“尧冢”当然就是所谓尧陵。

所谓尧陵当然是帝尧去世后安葬的地方,而帝尧不仅葬于斯,死于斯,还生于斯。《续汉书·郡国志》记载的“灵台”就是尧母的陵墓和祠庙,《水经·瓠子河注》称成阳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隶释》卷一著录的《成阳灵台碑》,是在前述《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和《帝尧碑》两碑之后,镌制于灵帝建宁五年五月。这通碑文载述的是廷尉仲定在奏请朝廷之后率济阴郡太守审晃、成阳令管遵等修治尧母庆都陵寝的情况,乃谓“庆都僊殁,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祠”。

生下尧的妈葬在这里,尧自己也死在这里,那么帝尧活着的时候,又居处在什么地方呢?《续汉书·郡国志》载济阴郡定陶县“本曹国,古陶。尧所居”。无独有偶,东汉人许慎在《说文》中解释“陶”字的语义,亦谓“陶在济阴。……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楚居》向我们表明,用“居”字来表示君王的居处之地,是当时通行的用法,而这种君王之居,或为都城,或属行都,都与上古时期都城性质的城邑相关(别详拙稿《楚居与楚都》,收入敝人文集《旧史舆地文编》)。又《世本》专门开列有“居篇”,也是载述君王的都邑。

济阴郡下的定陶、成阳两县,南北毗邻,故成阳县内的尧陵、尧庙和尧母庆都陵灵台等与此尧城犹如同处一地。两相结合,相互参证,足以认定《续汉书·郡国志》和《说文解字》两书中帝尧居处的尧城就应该是所谓尧都。相对于前述“山西平阳尧都说”,这样的认识,可以称之为“山东定陶尧都说”。

今天我在这里和各位谈汉碑与尧都的关系,阐释《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帝尧碑》和《成阳灵台碑》这几通石碑的铭文,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讲述东汉时期济阴郡定陶和成阳地区的尧城、尧陵、尧庙以及尧母庆都的陵庙,而是想要借助这几通石碑的铭文,来说明如下两项内容。

第一,以这些碑铭为线索,追溯尧城、尧陵、尧庙以及尧母庆都陵庙的历史渊源。

上述几通石碑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桓帝永康元年底镌制的《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如前所述,碑文述及济阴郡太守孟郁于延熹十年仲春二月赴成阳尧庙祈雨事,并谓因得帝尧神灵佑助而天降膏雨,孟郁因此而修治尧庙。据碑文,知当时修缮的有大殿、殿墙和殿前阶陛栏楯等附属设施,工程量显然不是很小,表明这次整修前其损毁应当已经比较严重。

前此八十二年的章帝元和二年二月乙丑,“帝耕于定陶。……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后汉书·章帝纪》)。这里所说“唐尧”就是帝尧,汉章帝在亲耕定陶时连带派遣使者到成阳灵台去祠祀帝尧,是因为如前所述,定陶乃尧都“尧城”所在,因临幸尧都而祭尧,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过章帝的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而不去尧庙,显示出尧庙当时或破败更甚以至无法祠祀,所以才会到尧母庙灵台去祭尧;至少当时灵台尧母庙的情况会比尧庙好很多。

不过到了八十多年以后济阴太守孟郁前往成阳祈雨的时候,灵台尧母庙的情况也并不比尧庙更好,其颓败状况应当已经也很严重。于是,在孟郁修治尧庙五年之后的灵帝建宁五年,济阴郡守审晃和成阳县令管遵乃兴工修整尧母之庙。《成阳灵台碑》所载即此番重修灵台尧母庙之事。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