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的教育是什么(论爱与教育爱)
文/吕馥旬
“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孩子,确是一桩伟大而有意义的公共事业。”
— —高尔基
孩子性格顽劣、不听话、不爱学习、脾气暴躁,甚至总是惹是生非等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很多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里,孩子都是害怕老师的,老师对自家孩子越是严格就越好,所以家长告诉老师:“这孩子不听话你就打他”,像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很普遍了。
孩子的妥协,究竟是打骂教育的成功,还是在威逼利诱下“暂时乖巧”的假象?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于2004年3月17日上映,该片的豆瓣评分高达9.3。影片以法国农村为背景,以剧情类电影的形式,揭露了直接类“行为——反应”的体罚教育和迂回类“爱”的教育的实质区别。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叫马修的音乐老师在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里,找到了一份学监工作,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同于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残忍冷酷的管教,而是用自己纯净的音乐唤醒了孩子们的灵魂,用爱和关怀感动着孩子们的心灵,使得原顽劣成性的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并学会了去爱。
电影共有97分钟,剧情多次反转,我们从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不同的反应出发,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主题和内涵。我将从孔子爱的教育出发,解读拉奇校长暴力冷酷直接类“行为——反应”的体罚教育和克莱门特·马修温暖如春迂回类“爱”的教育,探讨《放牛班的春天》的魅力所在。
这部电影蕴藏着孔子爱的教育思想,即孔子的“仁爱”。
孔子爱的核心,指仁者爱人。什么是“仁”?孔子对这个字的最简洁、核心的界定就是“爱人”。在教育学生这个领域来解释的话,就是要爱学生,用自己的那个炽热的心去感化他们。
01校长践行的“行动-反应”教育,是一种“教育爱”的缺失,这才是形成“池塘之底”的真正原因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当中的“仁”,亦为从人、从二。
“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最古老的写法是“尸+二”,原本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的关系。这里的“仁”,是指人文关怀,是一种有爱的情怀。
然而拉齐校长对顽劣成性的学生所践行的直接类“行动——反应”的体罚教育,让见不到一丝的人文关怀,感受不到对于学生一点点的爱意。不管是学生还是其他老师,他们在这个学校里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残暴和冷酷。
什么叫直接类“行为——反应”的体罚教育?
《教师道德与教育法规》这本书中将体罚定义为:“体罚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有意识的、造成学生身体或者心理上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体罚分为直接体罚和变相体罚。直接体罚就是教师或教师指使他人伤害学生身体的体罚行为。变相体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辱骂学生,另一种是过度处罚,包括罚做清洁、罚留校、赶出教室不让听课、罚抄课文和作业等超过学生正常承受能力的处罚行为。”
因此,直接类“行为——反应”的体罚教育,就是面对学生的淘气,直接采取体罚的方式去教育这样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想过用其他温和有爱的方式,去给予学生一点关爱,从未让学生感觉到爱和温暖。
这是一种“教育爱”的缺失。
《窦家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将“教育爱”解释为:“教育中的爱,或者说‘教育爱’,不是亲子之爱,不是朋友之爱,不是恋人之爱,但同时又有这些爱的成分,它至少包含了爱自己,爱孩子,爱真理,爱一切伟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