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的教育是什么(论爱与教育爱)
③真心爱学生、为学生着想:
马修在发现学生皮埃尔有个天赐的嗓子,是天赋异禀的歌唱家时,用尽心思让这个学生开始开嗓子唱歌,训练他唱歌,尽可能的发挥出他的天赋,并且帮他寻找进音乐学院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大展才华,成为一位真正的歌唱家。
关于教育,马修说:“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问题孩子,都是需要关爱的。孩子们好不好,只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问题孩子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迷了路,他们需要个有爱的引路者,把他们走上原来的光明路。
马修是用爱的教育去教育学生的,他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关怀;他不仅爱学生,还教会了学生懂了爱,教会学生学会去爱;即使他最后被解雇了,他也成为了学生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救赎者,化作了希望之光照亮了他们的童年。
就像电影里的合唱歌曲《Les Choristes》其中一句歌词: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
孩子们迷了路
向他们伸出手
拉他们一把
步向往后的日子
黑暗中的方向
希望之光
生命中的热忱
荣耀之巷
童年的欢乐
转瞬消逝被遗忘”
我想起了另外一部教育电影《嗝嗝老师》,嗝嗝老师面对14位来自贫民窟的问题学生,不像其他的老师和学生那样,排挤、不尊重,甚至是放弃他们,而是用爱和耐心去教育他们。
在嗝嗝老师的学生们因闯祸而将被开除学籍时,她向校长为他们争取留下来的机会。她一个个去家访、一个个交流、一次次鼓励他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用另类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在欢乐的环境中学习,最终让这些问题学生成功用合格、优秀的成绩争取继续在学校读书的机会。同时,也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去感化学生,引导他们走回“正道”。
有人说:“马修,是一个不成功的音乐家,一个不成功的学监。”
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恰恰觉得马修不仅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音乐家,还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学监。孔子爱的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放牛班的春天》想要表达的对暴力、冷酷、黑暗等体罚的批判,对美好的关怀和爱这一主题十分契合,相得益彰。
“爱的教育”思想贯穿着马修的一生,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有耐心,是真正的在用爱的教育去“爱人”,去爱学生。而“爱”,才是问题小孩的救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委婉而层次分明的。作者用不同教育方式的叙述视角下,其蕴含着孔子爱的教育思想的主题被慢慢剥开、舒展,“教育爱”的哲学理念被读者渐渐领悟。
电影里用“爱”去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哲学思考需要我们慢慢消化、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檀传宝:《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爱的解释及其教育实现——孔夫子的“仁”与诺丁斯的“关怀”概念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