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高水平开放、中国经济现代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智库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强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矛盾风险因素将会明显增多。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形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保障机制。比如,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向我国传导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要在高水平开放中强化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职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适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要从国家层面统筹数据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以高水平开放强化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国际经贸规则与秩序将面临深度调整,适应这一变化,要强化国家国际贸易谈判、管理等职能。同时,随着我国对外援助规模扩大,要强化国家对外援助的战略统筹职能,在对外援助中增强中国倡议、中国理念、中国主张的国际传播能力;以高水平开放深化改革。面对发展和冲突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是最鲜明的旗帜,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球战略出发,促进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更好融合。
摘编自《经济日报》
【赵昌文:切实把握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科学指引】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表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为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首先要明确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其次要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再次要明确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
【陆园园: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陆园园指出,近年来,积极谋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日益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需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一是自立自强、使命引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将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发展基点,推进重大创新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抓系统布局、抓跨界集成,支持跨学科、跨领域深度协同攻关。二是先行先试、服务为本。充分发挥中关村、张江、深圳等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瞄准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最紧迫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大胆试、大胆闯,下大力气予以破除解决。三是统筹联动、一体推进。瞄准前沿领域,布局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设备研制,释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动能,提升创新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深度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四是生态开放、全球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新路径,构建政府间国际创新合作机制,探索推动国际创新合作政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