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三门峡艺术教育培训加盟要求(三门峡艺术培训学校)

admin 2022-05-18教育资讯
来源:渭南日报崔晓极1956年6月至7月间,陕西省举办了规模宏大的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这是陕西戏剧史上空前绝后的盛事。这次会演,是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几十年间陕西戏剧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大交流。大会上,陕西戏剧界各方俊杰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各路神仙八仙过海,各

贠安民先生曾说过,“我家贫人穷命比纸薄,但要有志气。各行各业在人干,行行都会出状元。我一定要把戏演出个名堂。”他见戏就学,见师就拜,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他从20岁左右就在东府一带出名了,常年四季泡在群众中出力流汗,激情演出,很受群众爱戴,大家都亲切称呼他的小名“安娃子”,天长日久“安娃子”似乎成了他的艺名了。他在朝邑剧团当副团长时,克服“倒腔就是脱胎”的困难,请教戏剧大家封至模等多名艺术家,成功地担纲演出了碗碗腔剧目《骏犬驹》《二度梅》《金琬钗》《白沟河》《蟠桃园》《假婿乘龙》等,为碗碗腔搬上大舞台作出了贡献;在大荔县剧团,参加了碗碗腔赴京、赴西北和有关省市的巡演,为传播和发展碗碗腔作出了成绩;选调到渭南地区秦腔一团后,不管传统戏还是现代剧仍然担任主要角色,特别是对剧团推进现代戏的创作和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

贠安民先生曾被迫离开舞台回乡务农3年多。重上舞台后,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初心不改,热情不减。他扮演的农村人物更加出神入化,为群众所喜爱,也为剧团争得了更多荣誉。几年的农村劳动,丰富了他的阅历,给他的表演创作提供了源泉。1984年,贠安民先生积劳成疾,在人生的舞台上谢幕了。

贠安民先生的女儿说,父亲在戏曲大舞台上辛劳一生,给我们后辈没有留下什么资产,连自己演戏的剧照都没留下几张。只留下了学戏自强不息,唱戏不断追求完美的形象。其实,这个形象才是留给后辈最珍贵的遗产和馈赠。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