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品质教育征文博客(品质教育美好生活的理解)
但徐盈盈的阴影并未就此散去。一年后,《至尊红颜》播出。在那个没有微博,只有博客的“非网络”时代,杨童舒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围攻”:个人网站全部被攻击关停;出门后发现自己车上被扔满了垃圾;半夜1点多拍戏回家后,突然有人跑过来敲她的车窗……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找到她的剧本都是“反派”角色,有两年时间她没接演任何作品。直到感受到风波暂时平息,她才开始小心翼翼地从友情客串回归舞台。“我当时没想到她(徐盈盈)会影响这么深远。”
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杨童舒饰演了一位有些偏执的母亲角色。
十几年后,《以家人之名》中因失去女儿而变得“癫狂”和“偏执”的母亲陈婷,让杨童舒再次因角色被“骂”上热搜。但此次,她准备了充足的应对方式——社交平台上,她不遗余力地和观众站在一起,播出期间轮番发微博,和大家一起指责陈婷:“听说大家都被陈婷气死了,其实我看我自己演的都气。”“听说徐盈盈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结果长大了又一头撞上了陈婷,不知道该心疼自己还是心疼你们”。
显而易见,这种效果很好。杨童舒终于得以在反派角色中全身而退。“这样子反倒有共情,大家能理解,我和角色不是一个人。”
《以家人之名》播出期间,杨童舒也跟着网友一起痛骂陈婷。
梦想,未来把自己创作的剧本拍出来
1993年,吉林艺术学院开学典礼,杨童舒代表新生上台讲话。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问她:“你条件挺好的,将来想做什么?”杨童舒想都没想,“考研究生,学导演。”
创作,对杨童舒而言是非常奇妙的体验。最早可追溯至上中学时,她总会向地方报纸投稿自己的小作文、小文章。投稿成功的,会刊登在报纸的夹缝间,特意翻才能看得到,每篇稿费只有10块钱。“那时特别想做一个创作型的(工作)。”
而后成为演员,塑造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她对创作的渴望。但,远远不够。她总是希望在剧本的基础上,为每个角色增添更多属于杨童舒的思考。
《至尊红颜》中的徐盈盈,本是一个脸谱化的角色,为了“坏”而坏,你很难再寻找她作为“人物”的其他价值。杨童舒需要将其合理化,才能过自己内心这一关。于是拍摄期间,她总是白天拍戏,晚上和制片人、导演调整剧本。在杨童舒看来,这个女人并非天生阴险毒辣,只是出于对武媚娘的嫉妒,以及对皇帝的爱而不得,一步错,步步错;每一步都是在掩盖前面的错误与谎言,结果越走越远……这更符合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包括结局中,武媚娘给了徐盈盈两杯酒,一杯有毒,一杯没毒,杨童舒选择让徐盈盈把两杯都喝了,“这是她的解脱。”
只是这种“创作”方式很难轻易得到理解与认同。《至尊红颜》拍摄期间,除了连轴转的工作与创作,杨童舒更大的压力源于,拍摄当天在飞页上调整台词后,B组和其他演员并不知道修改剧本的原因,“有人认为你怎么总随便改剧本。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百口莫辩。”
这么多年,杨童舒一直没有放弃“创作”,未来她希望能把自己的作品拍出来。
但杨童舒并未因此放弃“创作”。每接演一个角色,她都会提前和导演见面或电话会议,开诚布公地将对角色的理解、自己的疑问,与导演和盘托出。拍摄时,导演认为已经合格的戏,杨童舒也经常主动要求再来一条,摸索更完美的小调整,或再尝试另一种塑造方法。“导演是宏观把控,没办法微观地帮你把角色演好。但作为演员,必须将角色更完善。”
在《以家人之名》的结局中,陈婷边哭边写下遗书,决定以自杀来弥补对儿子的歉疚。那封遗书是拍摄前杨童舒熬夜写出来的,打磨了一遍又一遍,里面的一词一句都将陈婷的脆弱、自私、反省与痛苦精准拆解、展现。“因为我演了这个角色,所以我更有体会。”
甚至拍摄完成后,从画面剪辑到片花,杨童舒也会不遗余力地提出想法。前段时间,杨童舒刚杀青的电影为她发来粗剪片花,她直接在群里回复“不行”“不好”。创作团队总是开玩笑称她有“强迫症”,“你是不是不把我们当外人?”
如今,杨童舒始终保持一年四五部作品的节奏,但她总是和经纪团队要求“做减法”,能给她一些时间看书,写东西。这两年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杨童舒几乎都在密集地记录生活。“做导演这件事我没想过,但很希望把自己的剧本拍出来。我就想拍一部值得拍的东西,这个想法一直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