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劳动教育指的是什么(劳动教育属于什么课程)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多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了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都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在社会主义社会,体脑对立消除了,但它们的差别仍然存在,表现形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一直在为消除包括体脑差别在内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脑差别)而不懈努力。而体脑结合则是社会主义教育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说:“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新中国成立 70 余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探索着体脑结合、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归结起来讲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学校开设劳动课并规定一定的劳动时间,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适当从事劳动实践锻炼,开展多样性的课外劳动实践。
二是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8 年 1 月 28 日,共青团中央曾发表《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指出它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途径。几十年来勤工俭学有起有伏,但一直没有间断。
三是试行半耕(工)半读教育制度。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倡导半工半读,他提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到能当干部、当技术员和当工程师的水平,但是也要能当工人、农民。”“据教育部 1965 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达4千多所,学生 80 多万。”
当袁隆平迈开双腿,走进水稻的茫茫绿海,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发现水稻奥秘时,你会发现体脑在他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今天的劳动形态、方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劳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宗旨始终没有改变,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体脑结合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大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由于体脑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如果在现代化背景下完全取消体力劳动也将从根本上限制了脑力、智力的发育和发展,最终将导致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从教育的角度看,让学生经历生产劳动过程,从事必要的体力劳动,这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何况由于几千年忽视体力劳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当下忽视体力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的现象依然突出,大中小学生普遍欠缺基本的体力劳动经历。
劳动教育的综合性
党中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此,不少人把它概括为“‘五育’并举”。其实,“五育”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从地位作用上看,德育处于首要位置,它是灵魂、是核心。所谓树人必须突出立德,立德才能全面树人。从内容范围看,“五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智育、德育、美育。
三者主要指向人的精神层面,是对人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五育”中的任何一“育”都内在地包含着智育,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有研究者指出:教育就是“通过发展人的智力来发展人本身” 。只要教育活动发生了,智育也就发生了,用不着专门去加强,当然它需要不断改进。德育不仅遵循心智规律,还要探索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信念转化的规律。美育则内在地包括了德育和智育,它是将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的桥梁。
第二个层次是体育与健康教育。
不仅培育精神,而且强调健体,是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担负着智育、德育、美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现代社会赋予人身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不能只是依靠智育、德育、美育去完成,还要依靠体育与健康教育去实现。
第三个层次是劳动教育。
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加以设计,强调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中间的纽带作用,注重手脑并用,使用工具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培养创造性地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不同于劳技教学,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干活儿”,而强调把劳动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劳动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它本来就不是单一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