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学校课时规划(培训学校课程安排)
比如,在“金属”单元,它的事实性知识有“金属与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它背后承载的思路方法是什么?
实际上,一旦进入到对“金属”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之前的学习,都是学习典型的代表物,比如氧气、二氧化碳,我们要求学生形成的是研究单个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而金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类”物质,金、银、铁、铝都属于金属。所以学生需要掌握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需要预测物质性质。
以前,学生仅仅知道,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铁可以在氧气燃烧,而在学完“金属”单元后,学生要有“分类”的思维,既然这两种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学生能不能预测,其他金属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性质?基于预测,再做实验并观察,得出解释和结论。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素养。
除了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思路方法,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性知识,也就是观念和素养层次。这一单元对发展学生全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底有着怎样的功能和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从这四个维度来落实发展这些内容。
“金属与金属矿物”单元的功能价值在于,提升学生运用金属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复杂、真实的情境中转化为化学问题的能力;建构研究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2、如何寻找承载化学核心知识的实际问题或任务?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普遍,那能不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所以我们要寻找承载核心知识的实际问题或任务。
如何寻找?我认为,要基于功能价值分析,将事实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重构教学内容,从而寻找实际问题或任务。
对于“金属”这一单元而言,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它的知识框架,会发现它和后续重构的教学内容是有关联的。
之前的知识框架,主要只包括金属的性质、制备和防护。而经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在日常中使用的是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盆。也可以说,我们日常使用的是金属制品,它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建立这一关联之后,老师们会发现,我们所说的事实性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金属的性质决定着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在制备的过程中会产生成本,成本来自原料来源、金属制备、材料加工和环保措施。金属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金属矿物,在进行开发、储备、冶炼时也会产生成本。在使用金属材料时,要注意防腐措施、安全环保和回收利用。
当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重构教学内容,教学线索就变成了两条,一条为知识线,一条为实际问题的解决线。重构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同时也蕴含着来自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想使用金属制品,选择哪些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制品更恰当。
当给核心知识包装上了情境,我想,之后的教学肯定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知识教学。
3、如何调研学情和学生学习需求?
这是我们实施的一份调研问卷,在设计问卷时,我们主要关注这几个问题:
在调研形式上,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的形式。在调研内容上,我们要看学生的核心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有没有掌握一定的思路方法和关键能力,还要看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建构知识框架,挖掘知识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结合生活实际,并且调研学情。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单元教学主线的选择策略:采纳教科书中的学习单元,以学生面临的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背景素材,将裸露的知识进行再包装。这样就形成了真实问题解决类型(项目式)的单元教学。
02 单元教学课时规划及教学任务(活动)设计
我们学校有两个校区,南校区开展的单元教学主题是 “为我的易拉罐材料代言——金属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北校区的主题是“合理使用金属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