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如何培养创造力(美国教育注重创造力)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了?你儿时喜欢做的事情,现在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自习课,我让他们画画或者阅读,有小朋友把白云画成了蓝色,也有小朋友把房子画成了五颜六色的。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画画,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也是画画,可如今随着成长,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拿过画笔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越来越多的知识,读了更多的书,可却越来越固执,对于很多问题我们都固执地认为它只有一个答案。遇到解答不出的问题时,我们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在百度上搜索。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丧失了独自思考的能力,更别说拥有“创造力”了,直到前两天读到了美国作者罗伯塔·乃斯的著作《走出思维泥潭》,才恍然大悟,原来思考问题的时候还可以这样。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新颖的思考方式,并在每一个章节的结尾配上相应的练习,来检测阅读的效果,在阅读的同时,补充了必要的练习,让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
书中涉及了医学、公共卫生、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也为书中的知识提供了理论支持。
由于书中触动人心的地方太多了,在这里主要选举取最有感觉的部分来讲解。
01运用类比开拓创新空间产生替代思想类比是填满整个认知天空的那片蓝——我认为类比是一切,或者近似一切。——道格拉斯 霍夫施塔特
相信大家都听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当国王拿过工匠打造的精美的皇冠时,却被告知工匠偷走了黄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便让阿基米德想办法。
经过一阵深思熟虑后,阿基米德想出了著名的“排水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用到了类比的想法。
用同等质量的黄金和银子来进行对比。
同样我们在制作许多工具的时候,也用到了类比的方法,比如利用草的轮廓,制作出了锋利的锯子,利用鸟的翅膀,制作出了飞机。
利用类比的创新工具,能够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想到更多的方法,而不是局限于一点上。
当然类比,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外观相似的事物上,像具体的火柴和抽象的婚姻也可以产生类比。两者都可以让人产生温暖,也可以伤害到双方。坚硬的核桃和精巧的电脑也可以类比,核桃的外形像人的大脑,而电脑的功能也像人的大脑。
在数学的逻辑推理题上,我们也经常会用到类比的思维方式。
02运用翻转,打破习惯性思维的藩篱发现就是见人所见但想人所未想。——阿尔伯特 森特 哲尔吉
许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怎么也想不出问题的答案,而倘若我们换个视角去思考,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拓宽视野、缩小视角、反向思维、重新排列组合,都是常用的翻转方法。
拓宽视野的方式能够让你远离标准的认知框架,并使得那些替代性的、未经尝试的、之前考虑过的方法得到凸显。它是一种从个体到群体的认知框架的转换,能够扩大问题的范畴。
诸如人们对于吸烟的认识,最初或许只是危害个人健康。后来当研究者发现二手烟对周围人也有影响的时候,吸烟就不再是一个个人的行为了。
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这时候,缩小视角的方法就能起到作用。举个例子,一个月瘦10斤的任务,太过于抽象,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是如果具体到不喝奶茶、不吃甜食、多吃蔬菜,甚至是早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每天运动多少,这样具体化的任务,就会更容易实现。
因此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不妨试着对问题进行分解,化抽象为具体。
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遇见证明结果是否正确的题目,倘若从正方去证明,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还会增加出错率。但倘若从反方出发,证明结果正确,从而去否定结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