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国外青春期教育详案(青春期教育案例)

admin 2022-05-19教育资讯
案例:我是一名高中英语实习老师,带的班学生基础一般,叫他们回答问题,大部分站起来都直接说“不知道”。几次之后,我就不怎么想“为难”他们和自己了,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好地引导和鼓励他们。学生填写教学反馈,有部分学生认为我的课堂没什么气氛,导致他们学不下去。想请教前辈老师们,有没有什么活跃课堂气氛和加强互动的方法?相信积累和坚持的力量北京师范大学保定实验学校高媛英


不过,我想问你,当学生说“不知道”时,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这些学生是怎么看待的?是不是会想到这些学生的基础就是很普通,他们就是这样差呢?如果你给他们限定在“普通”上,你对他们就失去了兴趣,对他们的问题没有好奇心,这种感受会影响学生对你的看法,也很可能是学生对老师失去兴趣和好奇的原因。


所以,首先你要打破对他们的成见,重新看待他们,对他们保持好奇。比如学生说“不知道”,你要怀着尊重和平等的心态,把问题一步步分解、降低难度,直到他能回答。这一点可向魏书生老师学习,魏老师有很经典的例子: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连字都不会写,他便把要求一步步降到学拼音、学写字……这样做,可能开始时会影响到教学进度,然而这种慢,其实是快。


其次,教学不能只抱着教材,还要多联系社会热点、新闻事件。英语老师尤其要保持看国际新闻的习惯,因为各国外交部门的发言等官方内容,文法都很标准。并且,高中生很关注社会发展、世界变化,每天如此多的大事件,总有一两条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关。把生活中发生的事融入课堂,学生就能感兴趣,课堂也就有了生机。比如,我曾经听过一堂初一年级的英语课,讲英语语系中的姓名。因为与汉语语系中的姓氏完全相反,学生不习惯,也不好记忆,而教材中的例子又很不典型,老师照着教材内容讲了一节课,结果学生做练习时还是明显没弄明白到底哪个是姓、哪个是名。我想,如果老师能结合当时关于美国前总统的新闻,把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和他女儿伊万卡·特朗普(IvankaTrump)的名字作为例子讲解,学生一下就能明白,而且记忆深刻。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经典的例子胜过千万个理论。


最后,加强学习是永恒的真理。一种是向书本学习,我们要阅读文学、哲学、心理学、音乐等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认知,进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和社会,这样课堂才能与学生生活更好地融合,学生才会对课堂学习更感兴趣。另一种就是向老教师学习,多参加听评课、研讨课,等等。




当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天府新区实验中学 左可丽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理想的状态是,师生通过课堂达成默契,增进认识和理解,收获美好的相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美好的相遇有时并没有发生,反而变成了相互指责——教师认为教不下去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不努力、课堂教学不配合;学生则把学不下去的原因归结于课堂枯燥乏味,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鼓励学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也不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下功夫研究学生,要意识到,教学是在学生的学情和课程标准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由此出发来研究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果脱离了这一契合点,仅仅从教材出发,课堂教学就会走弯路,就会变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最终的结果是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不懂、学不透,教师教得累。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利用课堂做好以下三件事:


分析学情。学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构建知识大厦的“地基”。教师必须了解好每个学生“地基”的坚固程度、能承受的重量,在做好评估的前提下,有效帮助学生“添砖加瓦”


研究课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教师必须研究透课程标准,并将之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细化到每一节课中,才能创设出减量提质、让学生有获得感的高效课堂。


研究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载体。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基于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学情,对教材进行大胆解构、重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只有实现了上述三者的统一,才能让我们的“演员”——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尊、自信,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修行,从练好教学基本功开始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