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李玫瑾怎样教育孩子)
《小舍得》中,三个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养育了三个不同的孩子。
子悠,一个被妈妈拧紧发条的陀螺 ,每天不是学奥数,就是在学奥数的路上,没有假期没有自由,就连辅导班举办的亲子活动,妈妈也只同意他参加英语演讲环节。而真实的他热爱足球,喜欢小动物,梦想做一名生物学家,可这一切在妈妈眼里都没有学习重要。
欢欢,从小快乐成长,学小主持人,还获得了不少奖项,被电视台邀请主持节目。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孩子自己也算有上进心,主动要求上择数。
米桃,高智商学霸,但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见识少,眼界窄,导致在某些方面略显不足。
三个孩子,子悠的生活里只有学习,活得很压抑;米桃缺乏见识的培养,活得很自卑;反而是欢欢,性格热情开朗,积极阳光,从情感心理来说更健康,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后劲儿的人。
孩子之间会有这样的差别?
李玫瑾曾提出一个观点,家长不要总拘泥于细节的东西,不要每天具体地要求他做什么或者干预他做什么,尤其是不要总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应该多关注孩子作为人的内容。
譬如家有男孩子,多和孩子聊聊男人感兴趣的东西,聊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从聊天中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的格局变大,让孩子知道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当他有担当,有志向,有理想,才更容易成熟。
说白了,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不要窄!要关注孩子的多方面,而不是是狭隘到学习这一点上。
在教育中,我们恨不得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像《小舍得》中的田雨岚一样,孩子只要学习好比什么都强,做其他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
即使在子悠控诉“妈妈只爱我的成绩,不爱我”,田雨岚依旧初心不改,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她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情感的需要和内心真正的需求,据网友透露,小说中子悠在妈妈的压榨下最终崩溃,如果这是这是子悠的结局,并不奇怪。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出现很多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半点委屈就要死要活;人格不健全,出现校园暴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都是教育不平衡导致的。
成绩的确很重要,但是只关注成绩,而忽视人格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孩子就是瘸腿走路,既走不快也走不远,还很容易摔跟头。
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能力
“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生热爱生活”《小舍得》中,雅德校长的这句话说出了学习的真谛!
学习很重要,但是学会生活,甚至说学会活着更重要。
只有拥有自理的能力,他才能照顾好自己;只有热爱生活,他才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好。
天才少年魏永康,2岁时就识得2 000多个汉字,17岁就考取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却被学校因其自理能力太差劝退。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她要求儿子断绝所有的社交,给儿子洗衣端饭、洗澡洗脸,甚至还会在儿子读书时,亲自喂饭。最终,魏永康成为了学习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不得不退学回家。
让孩子做做家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又能增加责任感;
让孩子多跑跑跳跳,增强体质,又利于孩子性格开朗;
带孩子听听音乐,看看展览,读读书,引导孩子不断去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当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他才会对学习产生真正的内驱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让自己未来更好,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