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教育基金会logo(慈善教育基金会的内容怎么写范本)
【4.22世界法律日】
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在“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的背景下,2022年4月21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教育助学部和北京格瑞思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法育未来”——少年儿童法治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姜莹、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宪国、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主任张薇薇、聚人源(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全学段全过程,扎实有效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素养,努力将每一位青少年培养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法育未来”公益项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公益慈善基金等民间力量参与,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补充措施。
据介绍,“法育未来”公益项目将针对起步较晚、资源匮乏、形式单一、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教室的捐建、线下法治教育活动开展等多种形式,呼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开展对三州三区、中职中专学生、留守儿童、问题儿童的法治教育公益行动,为培养以法育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启动仪式上,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老师首先向本次参加启动仪式的与会人员表示了感谢,而后介绍了基金会的成立情况及基金会为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公益组织性质。并向在坐的出席人员介绍了中华儿慈会“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这一理念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王林理事长坚定支持“法育未来”项目的合作,并表示“法育未来”项目是秉持着儿慈会“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公益精神的项目,要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引发更强社会认知,在法律教育工作中展现公益的力量。同时,“法育未来”项目将遵循儿慈会“管理、运作、监督”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公益活动,通过多方合作,结合各方优势打造法制教育公益品牌项目。最后王林老师预祝“法育未来”项目顺利开展,让更多孩子受益。
“法育未来”主任钟菡对该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副主任李莉、段宇慧、田惠琴、梁英达及有关专家和嘉宾分别做了发言,表达了对“法育未来”少年儿童法治教育公益项目的肯定和支持。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秘书长姜莹为项目参与专家颁发了聘书。
“法育未来”的启动仪式标志着少年儿童法治教育公益行动的正式开始。项目计划在2022年至2025年,重点针对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留守学生、问题儿童、中职中专青少年和双师型教师法治素养培训展开捐助活动。
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姜莹老师组织与会人员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会人员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宪国,就公益组织和民间力量如何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主任张薇薇,就如何做好青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工作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北京格瑞思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湧,作为发起方之一,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投身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
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助学项目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都是围绕儿童发展、素质教育发展、师资能力提升、科技及教育创新等公益领域,此次作为中华儿慈会教育助学领域“法育未来”项目的公益赋能统筹,结合多年教育助学领域公益经验及实际项目落地工作,将针对“法育未来”项目的公益深耕进行具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