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作业1到4答案(学前教育原理作业1~4)
20.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答案:D【解析】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二、简答题
1.(2012年真题)简要说明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2.简要说明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教育的指导要点。
3.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4.简要说明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是什么?
1.【参考答案】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2.【参考答案】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3.【参考答案】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等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人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4.【参考答案】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5.【参考答案】
(1)终身教育的理念。
(2)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3)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三、论述题
1.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2.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参考答案】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