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现代人教育意义(《大学》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晶报A07版聚光灯(2022年3月21日)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1
通过教育而实现强国,这是近代以来各国所持的一个普遍信念,教育投入(即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经典经济学教程的有机部分。中国更不例外。中国数千年传统本来就强调教育,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也是最具有现代性的。从近代的“教育兴国”到邓小平时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再到今天新时代的“教育强国”,这些概念的不断变化和强化都指向中国人对教育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大过程中的作用的高度认同。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强国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教育的现代化。正如没有人怀疑教育致强,也没有人会对教育现代化在一个国家的总体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持不同意见。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也是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因此各国践行着各种被视为是具有现代性的教育方法、科研体制、产学研等制度安排。
然而,现实往往和理想相去甚远,甚至相反。经验地看,教育的现代化不见得一定会通往强国。当今世界,在一些国家,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没有导向强国,而且弱化了国家。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化”。如果说自然科学和工程的语言是普遍的,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则具有文明性和文化性。正如近代自然科学和工程产生于西方,近代人文和社会科学也起源于西方。自然科学和工程并无东西南北之分,而人文社科如果不分东西南北,那么在一些社会中,“人文社科”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些教育现代化弱化国家的根源就在这里。在一些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被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化,教育现代化变成照抄照搬西方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内容。结果,教育现代化的结果不是在建构国家,而是在解构国家。例如,冷战结束以来,在一些社会,知识分子群体或者教育群体试图用西方的世俗价值来重构民族主义,一些激进的甚至不惜通过憎恨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来建构新的政治认同,并把之视为是现代化。结果导致社会价值的高度分裂,甚至是国家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