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求学宝教育研究院地址(青岛爱月宝官网)
在这份英国领事的报告中,朝贡贸易是礼部所管,而琉球在此年派往中国一共四百人的朝贡队伍中,五十人作为使节去北京,剩下三百五十人留在福州进行商贸活动。这些琉球人请求福州牙行去广州买英国棉布,去苏州购买生丝,也在本地购买纸。这个资料补足了过去对朝贡队伍内部分工状况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它的运作逻辑。
领事报告也对朝贡贸易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做了记载。朝贡贸易本身对地方财政而言是一大收入,如暹罗对广州、苏禄对厦门、琉球对福州、朝鲜对义州。因为朝贡为名,所以他们在此期间的买卖是免税的,可以说是当代国际贸易商人避税的方法。这是在朝贡贸易下运作的国际贸易,也是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一大利基,是后来演变出现代海关的经验基础。
在朝贡的运作方面也有着墨。朝贡是由礼部管理,在北京的会同馆会见贡使以后准许其前往驿市交易,除了北京以外,也在福州开馆贸易。因为是朝贡贸易,所以可以免除百分之四十的税。但倘若贸易行为不在朝贡贸易的名义下,如走私、海盗等,就是由兵部与琉球方面往来。因此,朝贡贸易的相关事宜不仅仅是礼部主导,兵部也有它的作用在。
15-17世纪琉球贸易网络
与费正清的不同
以上借由《历代宝案》所展现出来的朝贡体制的样貌,不同于费正清教授在《中国的世界秩序》(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一书中的观点,认为朝贡体制的网络是一种同心圆的册封结构,或是一种中央王国对周边施行的具放射性的影响力。在《历代宝案》的记载中,如前所示,琉球虽然身为朝贡国之一,也与周边诸如朝鲜、暹罗、旧港等朝贡国有来往,即周边与周边之间的关系。朝贡并非只有明清两朝在中心,琉球也派人前往暹罗,请求苏木、胡椒等产品,再拿到福州进行贸易,表现出一种多角性的关系。
再者,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是一种从“朝贡”到条约的过程,是中国对周边的封贡过渡到中国对世界各国交往的条约关系。但经由研究《历代宝案》中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以琉球的视角来看,与近代条约体系相似的多边关系已经可以见诸史册了。并非是欧美势力来到东亚以后,才带来了这种多边关系的体系。
小结:从校订版《历代宝案》发现全球视野中的琉球
在参考了明清两朝的琉球周边史料,对《历代宝案》进行校订后,滨下先生对琉球对外关系做了五个小结。
首先,《历代宝案》体现出东南亚与东亚贸易关系的特色,特别是了解到白银流动在东亚贸易中的历史,也可以琉球人在福州的贸易为例,了解到沿海港口如何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环。第二,东南亚的福建移民与广东移民,对琉球作为枢纽联结东亚与东南亚的贸易活动而言至关重要。第三,比对《历代宝案》与同时的其他欧美史料,可以了解到琉球与美国、欧洲之间的贸易是如何谈判的。第四,日本与外国建立条约的时候,琉球已经与这些国家签订了条约,西洋各国曾经想要透过琉球与日本签订条约,却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最后,经由伯德令的资料,可以看出琉球的社会生活、语言文化以及气候、医疗卫生问题,可以看出不少当地特色。例如琉球的佛教就深受京都的佛教与福建的佛教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琉球作为东亚“中介”的作用是很显著的。在建立国家以后,琉球也是在这个大交流的时代逐渐变化的。
研讨会的最后,滨下先生介绍了琉球王国交流史、近代冲绳史料网站,让有意研究琉球、东亚海域交流的听众们有进一步了解这个区域的机会。
琉球王国交流史.近代冲绳史料网站(http://ryuoki-archive.jp/)
问答
张志云(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日本的东洋史中,琉球史的视角有多重要,其位置为何?在欧美学者的视角中,发现琉球的重要性是何时?
滨下武志:琉球研究一直是日本史的一部分,在日本的角度中琉球与日本的关系并未包含在东洋史的范围,故琉球与中国的关系是东洋史,而琉球与萨摩藩、江户幕府的关系则是日本史。因此,目前为止琉球史专业的毕业生都出自于日本史专业。但是,要了解《历代宝案》中的材料,需要东洋史的专业背景,故需把琉球对中国、琉球对日本的关系史加以整合,才能以东洋史的角度来研究琉球王国,进而融入世界史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