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版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二是从篇幅上由短到长,从内容上由易到难。
从七到九年级,总篇幅和单篇作品的篇幅都呈增加的态势,如下面两个表格所示:
表三
表四
从内容上说,七年级以情节性、哲理性较强的小故事居多,如《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孙权劝学》《卖油翁》《河中石兽》等,间以短小隽永、朗朗上口的说理文字,如《〈论语〉十二章》《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等;
八年级则选入一些篇幅稍长、难度稍大的写景、记事、论说类作品,如《三峡》《与朱元思书》《愚公移山》《桃花源记》《富贵不能淫》《马说》等;九年级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史传类作品,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等。
注重预习,倡导自主
教读课文设置“预习”,是统编教材在助学系统设计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保留以往课前导语激发阅读兴趣功能的同时,也设置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目的在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明确“预习时应该做什么”,也便于教师检查。如果落实情况良好,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就文言文的预习任务来说,有的是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作品及其时代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知人论世;
有的是提示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作品或知识,以便温故知新。
而更普遍的一项任务,则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在全套教材的文言文课文的“预习”中明确出现多达14次(七年级7次,八年级4次,九年级3次)。而那些没有明确提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只说“阅读课文”的,也往往暗含了这一要求。
为什么编者要不厌其烦地提及这一任务?
从短期来看,如果能在课前预习中把握文章大意,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点拨个别难点,而完全不必领着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都可以放在课文的诵读和疑难问题的研讨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解决很多教师抱怨的课时不足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文言文,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⑤]。教材在七年级对这一要求提得最为频繁,就是着眼于打好基础,培养习惯。
教材中所给的注释其实已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没有加注释的字词,或是与现代汉语意思接近,很容易理解;或者是前面注释过的,后面不再重复,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如果确实难以理解,还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之类的辞书,而非各种“文言文全解”之类的教辅)来解决。如果仍有困难,则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自主解决,而不是一有困难就求助于教师。这一点在“预习”中也有相关提示。比如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的“预习”:
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提供了一种“猜读”的阅读方式,如七年级上册《狼》的“预习”:
先不看注释,看看能否大致读懂课文,不懂的字句可以猜一猜,也可暂时略过。然后借助注释,再读一遍,看看不懂的字句是否猜对了。
同样的提示也出现在了七年级下册《卖油翁》的“预习”中。《狼》和《卖油翁》都属于情节性较强的小故事,很多词句的含义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而知,不必完全依赖注释;即使有个别不甚明了者,也往往不耽误理解全文大意,可以读完全文后再回过头来通过注释了解。
这种阅读方式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对于实现更高目标——不依赖注释(至少是不依赖详细的注释)就能读懂一些浅易文言文——的一种提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