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版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总之,教材的“预习”部分传达出这样一种理念:学生自己能做的,就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认为他们“不能”,那么他们也许真的永远都“不能”。
有些教师倒不是不信任学生,而是出于对考试的过分忌惮,尽管布置了预习任务,在课堂上却仍然采取“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讲授方式,这样很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预习任务也就形同虚设了。
尽管可以应付一些短期内的考试,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文言文自主阅读能力没有任何帮助。想要改革这样的教法,仅仅依靠教材反复的强调恐怕是不够的,也需要考试的改革来倒逼。
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熟读与背诵的合称。我们常说“熟读成诵”,反复朗读、熟读是背诵的基础,而背诵则是熟读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曾经长期参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张必锟先生提出“学文言非诵读不可”,将诵读教学摆在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位置上。
张先生指出,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语感的培养。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和说,需要“活”的语境;文言虽非供听说,却可以通过读来补救。“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个部分,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语感就是这样通过诵读一点一滴积累、培养起来的。[⑥]
此次统编教材编写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重视文言文诵读的传统。为了强调诵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样是不惮烦冗,反复提及。
据笔者统计,全套教材在文言文课文的“预习”、课后练习及相关单元的导语中,出现了“诵读”7次,“朗读”28次,“熟读”15次,“背诵”17次,可见编者对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视。而从诵读量上来说,39篇文言文合计8758字(仅计正文字数,不计标题、作者、标点符号,下同),应全部要求熟读,其中要求背诵的合计6075字。如果加上作为课文的古代诗歌36首(合计2482字,全部要求背诵)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48首(合计1911字,没有强制要求,但至少应熟读),诵读量是相当可观的。
教材不仅提出诵读的要求,也给予有效的指导,将诵读与体会文言特点、感受文章风格结合起来。如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的课后第四题:
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里既点出了文章“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的特点,也给出了诵读的重要辅助手法——划分节奏。特别是那些稍长的句子,句内的停顿、节奏涉及句子的组织和意义的理解,只有把握了大意才能找准节奏,而准确的节奏反过来又能促进理解。
又如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的课后第一题:
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陋室铭》以对句为主,除末句外全部押韵,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错落有致,毫不板滞,整齐中富于变化,少用虚词,语气紧凑;
《爱莲说》以散句为主,不押韵,偶尔点缀一两处对偶和排比,自由中包含规整,多用虚词,语气舒缓。这样鲜明的风格差异,非常宜于通过诵读来体会。
又如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的“预习”:
读课文时,注意文中“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文章舒缓自如的特点。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对于虚词更多地关注其语法功能,而对其表情达意的功能(古人称之为“审辞气”)却往往忽视。这里则提示学生在朗读时加以留意,感受这些虚词(特别是全文多达21个的“也”字)对于文章舒缓自如风格形成的作用。
总之,诵读应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与自主疏通文意不同的是,诵读更多地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了诵读教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指导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