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版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期”,可以联系成语“不期而遇”的“期”来理解和记忆。
反过来讲,“差强人意”和“不期而遇”也是两个容易误用的成语,关键就在于其中的“差”和“期”是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单独使用,与所学的文言文相互勾连,也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这的确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课外拓展,实践运用
统编教材由于印张受限,选文数量较此前的教材有了一定下降,但由于搭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特别是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和教学计划,大大增加了教材的弹性。
文言文部分也不例外,尽管选文绝对数量较之此前的人教版教材(44篇,10181字)有所下降,但提供了丰富的、多层次的课外阅读资源和路径,不仅在内容上对课内学习作了补充和延伸,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练兵场。
统编教材中提供的课外文言阅读资源和路径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见于课后练习及“阅读提示”的文言选段。
如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的“阅读提示”提供了《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要求学生阅读之后与课文对比,看看课文对于古代传说作了怎样的增删和改造。
又如八年级下册《马说》的课后第四题,提供了《资治通鉴·唐纪八》中唐太宗与封德彝谈人才选拔的片段,要求学生阅读之后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探讨人才问题。
这些文段内容与课文关系较为密切,篇幅较短,带有少量注释,注释密度较课文为低,可以视为逐步摆脱注释依赖的初步训练。
二是见于补白和综合性学习的文言选段。
前者如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课后的“《礼记·檀弓》故事二则”等,后者如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中的“曾子烹彘”“商鞅立木”、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中的“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等。这一类选段篇幅也较短,不加注释,需要学生猜读或借助工具书阅读。
三是见于课后练习的文言篇目。如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的课后第四题:
《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类似的篇目,教材一共提供了22例,但仅提供篇目,学生须自行或在教师帮助下获取文本,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提供的篇目篇幅相对较长,难度相对较高,对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中作为“自主阅读推荐”出现的《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这是文言文的“整本书阅读”,其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这两部书在九年级上册教材中才作为推荐书目出现,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就已经出现了选自这两部书的选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狼》),有条件、程度好的地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前开始阅读,不必等到九年级。
以上四个层次,难度依次递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来安排。
前两个层次,应该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但有些教师不放心学生的程度,为完成教学任务,直接给学生提供译文,这并不合乎编者的初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拓展阅读的意义,它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积累”,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经验、方法运用于独立阅读实践,因为文言的常用词、常用句式就那么多,一定会在大量的典范文本中反复出现,而在频繁的接触之后,学生便可以逐渐达到不看注释甚至不查工具书也能读懂的程度(这正是高考以及部分地区中考所要求的程度);
其次,应该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只有适当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尝试挑战一些稍稍超出现有能力范围但是“踮踮脚、蹦一下就能够得着”的任务,才真正有助于他们快速而切实有效地提高。
诚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部分还不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总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