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主张观后感2022年(我的教育主张读后感)
筛选海量的信息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极度优秀和极度糟糕的童书并没有很多,大部分童书都处于中间位置,品质不相上下,在等待着被推向市场,遇到与它们个性相契合的读者。往往是背后的营销力量决定了一本书有多少人会看到它,看到它的人越多,愿意购买它的人就越多,最终销售数据就变成了这本书很优秀的证明,但其实只是因为更多人看到了它。
在书单的筛选过程中也发现在“幼小衔接”焦虑的刺激之下,桥梁书比绘本更为家长所需,却在市场上难以一眼识别。桥梁书是引导孩子从亲子共读走向自主阅读的童书,但一本书是否是桥梁书很难界定,也有大量的绘本未标注“桥梁书”,却很适合作为桥梁书,但被标注3岁孩子适读,被低龄孩子的父母买回去后发现孩子根本读不懂。当然还有许多童书是从孩子到成年人都适读的,却也因为孩子还暂时读不了家长就觉得买亏了。所以只是从年龄上来对童书进行分类对于家长选书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童书是一个从创作到制作成书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专业的领域,尤其是在原创绘本已经发力的市场环境下,童书知识需要慢慢地从专业走向大众。
相比桥梁书,大量的青少年小说更是处于不被看见的境地,即使有专家和奖项来背书,也很难扭转上市即被打入冷宫的命运。且不谈在选题策划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单从书评角度来说,青少年小说的阅读门槛更高,阅读时间更长,书评写起来更困难,愿意写书评的人比给绘本写导读的人少得多。
所以未来我们也想尝试推出一个青少年文学的试读专栏,选出图书(包含桥梁书)中部分精彩的章节,请读者先阅读书里的内容。正如在“小童书群”里所展示的那样,当一本好书的内容能被连贯看到时,它便能获得更多的青睐者,反之当一本不那么好的书的内容也能被连贯看到时,喜欢它的人就会减少。
创造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从理性的讨论中获得教育上的启发
专家和儿童文学研究者,就如上面提到的专栏作者一样,哪怕并没有涉猎太多的童书,他们也知道如何阅读一本童书,选择哪位作家的书来读,从哪些方面解读才能深谙其精髓,以及怎么判断童书的内容是否值得阅读。但在童书的消费市场上,却是数量庞大的各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面对海量的童书不知道如何取舍,还有相当多的人在做父母之前自己都不怎么读书就猛然被投进了一个巨大的图书池。他们对童书的认知相对浅显,甚至较为滞后,购买童书更多是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迫于生存的压力,市场上又有大量的童书无论是从策划方向还是宣传语撰写上都在迎合家长育儿的焦虑心理,导致家长又强化了阅读的功利性,一面计算着商家的促销政策,一面琢磨着最大程度保值的选书方法。
我们在媒体中惯常听到的是被教导的声音,很少看到家长之间平等且开放地交流。事实上如同邻居的育儿经验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更有用一样,我们在组建了小童书群,并发动家长轮流推荐自己喜欢的童书之后,发现了很多不在专家推荐也不在媒体榜单和电商销售榜单中的小众童书,摒弃了营销属性,来自亲子共读的真实阅读体验,丰富了所有人的童书视野。事实上,选书如同人工智能的数据学习一样,随着输入的数据越多对书的判断也会越准确。从8月份到现在,由群友们在群里点评的图书已经接近200本。在他们谈到的阅读体会中,极少听到什么书解决了什么育儿问题,更多的是阅读的快乐,以及为什么这本书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也看到了家长对教育的紧张和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教育培训降温,我们采访了群里一位家里三代都从事教育行业的妈妈,她讲述了教育观念在几代人眼中的变化。当舆论将教育政策解读为“中考分流,50%孩子上不了高中只能上职校”时,我们采访了《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黄灯老师,请她谈了谈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我们还发现了对童书各品牌有相当研究的家长,惊奇地看到了和孩子一起把虫子当宠物养以亲近大自然的家长。家长是育儿真正的实践者,不仅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分享,他们的困惑里也隐藏着答案。
有许多教育话题尽管在今年走出了家长圈,变成了全民都在关注的热点,但它们其实是教育领域长期的“顽固”话题,有些看起来有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可具体到每个家庭就因情境不同家长的理解方式也完全不同,比如怎么陪孩子读书,要不要上兴趣班,要不要生育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孩子,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等。家长们在微信群里也聊过,但尚未更深入地进行探讨,未来我们也想用圆桌对谈、专家采访等方式深入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