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建议
新阶段新征程,全国农广校体系要勇于承担起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使命,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以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培养知农爱农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抓好乡村振兴急需紧缺带头人培育,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指导承担更多农民培育任务。指导地方积极主动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加强与科教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将充分发挥农广校(中心)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纳入本辖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中。加强对地市级和县级农广校高素质培育工作的指导,近年来承担过培育任务的农广校要在任务比例不低于上年水平的基础上力争有所增长,近年来未承担培育任务的农广校要力争在承担培育任务上实现新突破。争取更多农民培训合作资源,积极配合共青团委培养本土青年人才,承担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两后生”等本土青年的培训任务。积极配合妇联培养高素质女农民,帮助提高农村妇女生产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加强体系建设调研指导。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层面给予基层农广校更多职能任务和工作指导,促进合署办公的农广校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职能,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办学链条延伸到乡村。加大日常调度与专题调研工作力度,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归纳总结,发现问题不足及时帮助纠偏矫正,引导地方定期向科教主管部门报告培育工作进展。积极对接有利于农民培训的各类资源,与有意愿开展农民培训的部门单位合作,联合有助于农民全面发展的渠道,搭建农民交流平台、师资共享平台、体系工作平台。做好农民教育培训支撑服务。指导地方落实好《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关于转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委托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有关工作的函〉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争取长期承接和配合科教主管部门开展前瞻政策研究、建设培训体系、项目过程管理、培训支撑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引导基层农广校主动配合科教主管部门做好摸底调查、培训组织、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织管理工作,强化基础支撑与服务保障。长期抓好基础条件建设。选择一批县级农广校探索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班,支持农民提升受教育水平。促进农民智体融合,推动将科学健身、运动指导与开展文体活动等内容纳入农民培训课程。择优选聘授课教师,确保专业领域与课程主题相符,农业创业、农业经理人、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资,要优先聘请全国共享师资授课。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的管理与使用,配置好实训教辅人员,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用好全国首批共享农民田间学校。按照统分结合、择优选用的原则,建好用好农民教育培训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与支持服务,确保线上培训质量效果。发挥体系优势做好为农服务。建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发挥基层农广校作用贴近农村农民的优势,持续关注培育对象的产业发展情况,主动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人才奖励评优、产业发展相关补贴以及职称评定等强农惠农政策,帮助对接法律援助,指导农民产业联盟、协会等开展活动。做好对上宣传,让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领导心目中有地位;做好对外宣传,把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好典型、好模式,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学员,以及扎实工作、富有成效的办学人员宣传出去,通过宣传农民学员来宣传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好现代媒体手段优势,发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宣传平台作用,策划有分量的重点报道文章,让培训工作在社会中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反响。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