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创业的机会(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
取消素质分流也好,增加美育教育也罢,其实大家都知道,解决不了就业端出口的问题,所有的行为都只能是一种止疼药,顶多是起到缓解的作用。双减力度空前,虽说官方数据看起来不错,而且也确实压减了一大批的校外培训机构,但是从直观感受来说,这种对于未来的焦虑其实很难说真的得到了有效释放。
大学毕业不应该都是成年人了吗?
当然我们也知道,要解决就业出口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以最近很火爆的职业教育来说,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需要的是那种企业用得到的普遍性比较强的岗位的基础教育,但是我们的本科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其实是不负责解决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是脱节的。
?
前一段时间有去参加智联招聘的课程研讨会,是关于一个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课程,整个的课程内容设计真的是让人如芒刺背!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课程的第一篇就是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换的问题。
我当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高等教育,本科四年专科三年,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解决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换的问题吗?却需要把这种压力转嫁到企业身上?早知道大部分人在毕业的时候都已经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都可以娶妻生子了,你现在才告诉他你该如何适应社会?而且中小企业哪里有什么精力财力去搞什么新员工培训呢??
所以,现在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很多的大学里面专业的同学都是在企业内部自己琢磨,自己学习这些生存技巧的。这也是为什么职场领域的话题那么受人喜欢,因为是真的缺啊!我在知乎上最高赞的一篇回答不是什么教培机构怎么运营,小微企业如何盈利,而是怎么和上级处成亲密无间的兄弟伙…
当然除了软性技能之外,还有专业技能的层面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学校里所学习的很多知识实际上也是滞后的。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那个时候Qq已经崭露头角,携程已经是行业巨头,互联网时代的号角正在吹响,然而学校里学的还是九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内容。
我还记得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好像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的材料好像是电脑的已经有了存储功能之类,不过那个时候像我这种农村出来的孩子别说有没有见过电脑,整个县城的电脑加在一起两只手估计都能数的过来。虽说现在时代在进步,但这种学校里教的依旧存在着和社会脱节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做好这个阶段的衔接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社会需求,我头些年在天津曾经帮一家公司做过类似的商业模式,事实上这个商业模式在进入市场初期就拿到了天使投资。
其实很简单的结构,结合当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结合在一起,开展的一系列的创业大赛,在比赛中磨合学生的社会属性,同时解决学校的就业问题,对于企业方来说一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人才的筛选和新员工融入,降低了用人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比赛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实际上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类似的这种做法其实在今天也依旧会存在巨大的机会,我是做咨询辅导出身,之前也有一些培训的经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个人的能力成长和提升,通过单向的课程内容输出,最终能得到的效果其实是很有限的。
但是我们看到类似的职场课依旧很火爆,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如果真正要做到学有所用,还是要回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实践、去体会、去发现才能真正推动行为上的改变。
校外培训机构到底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从学龄前到大学毕业整个的过程中,小学阶段阶段的是习惯的问题,初中解决是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要处理的是价值观形成的问题,而大学应该是正式进入到社会实践之前的预备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职业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需要解决的就是孩子们的习惯的养成、特长的培养个世界观的形成,这些部分其实学校也在关注,但是我们都知道针对个人化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校内最大的短板,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说校外是校内的补充,而不应该是替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