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原理里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看到有文章讲两位在华任教的德国教师对中国教育的评价,也想就中国教育问题再说几句。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几个人真懂教育的本质。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办学校,最早搞社会化教育的国家,但今天的中国人,懂教育的真没几人。
我们先看看两位德国人到底是怎么评价中国教育的。
01
西洛特:中国教育除了教会孩子考试,别无所有
第一位德国人叫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八年。西洛特说他“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西洛特认为,中国教育是把人最珍贵的年华,付给毫无意义、毫无发展价值的学习内容上,而舍不得花费一点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无缝对接式的保护成了成长的唯一措施,“这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
为什么这样说?
西洛特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简单地拆卸玩具,根本不知道1+1=2。但是,如果比较18岁以后的实际能力,德国孩子可能比中国28岁的成年人更强。
从幼儿园起,中国的学生就不断被灌输的宏大叙事的政治教育,这些政治教育对几岁至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其实就是天书,除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并无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义务阶段教育所培养的,除了考试能力超强,并没有多少关于人文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人文是人格的基础,没有人文,如何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健全的人格又拿什么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
西洛特还认为,中国用无缝对接的安全保护取代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本质是完全放弃了安全教育。
中国学生自进校门到出校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个老师不到,上一个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圈一样。放学时,离学校不足50米的地方,是密密麻麻的家长及形形色色的车辆在等着接孩子。孩子到家后,又被圈禁在房间里做作业,吃饭,睡觉。这样的生活至少要持续15年之久。
15年之后的孩子,固然已经长大,但是,离开学校和父母,他们一片茫然。除了知道如何考试和答题,他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连洗衣做饭这样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
02
卢安克:教育就是爱和陪伴,是教会孩子听到自己的心,是让孩子找到归属感
第二位德国人叫卢安克,在中国广西的偏远山村义务支教超过十年。卢安克2001年来到广西板烈村支教,起初还引起过地方部门的警觉,后来因为确实“很老实”,得以在这个小山村长期安定下来。
卢安克不拿一分钱工资,也不在学校教职工名册上。卢安克上课不用课本,他的教学就是陪孩子们一起爬树,在泥巴里打滚,玩泥巴,抓泥鳅,设计河坝,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犁地。当然,有时也带孩子拍科幻剧。
比如媒体常常提及卢安克带领学生们拍摄科幻电视剧《心镜》的情景。孩子们变成一个剧组,自己制作道具,并分别表演不同的角色。一个叫牙韩运的男孩扮演主人公容承,他的超能力不是来自于武力,而是来自于他能够承受每一派的人对他的羞辱、打骂、欺负。卢安克告诉牙韩运同学说,他扮演的这个角色要表现的是“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
卢安克还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而是爱和陪伴,“只要我们放弃掉对‘什么是好的’的想法,通过观察,我们能找到最符合他们的角度”,“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才是美好的、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卢安克还认为,人与人不应该比较或者通过比较来表现进步,而应该寻求一种归属感。纪律固然可以带来秩序,但那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一件事情,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能够提供“归属感”的东西,便是“创作”,便是“玩耍”,是活出生命本身的色彩。
在板烈村,卢安克也遭到过质疑。有些家长觉得卢安克带着孩子们“不务正业”,玩野了,为此找校长理论。
2013年的冬天,卢安克离开了他支教十年的小山村。离开之前,他破例接受了央视《看见》节目柴静的采访。那期节目叫《告别卢安克》。柴静在她的博文中写道:“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