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9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外教育简史2020)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热点回顾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引人关注。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表现形态、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等不同维度,深入研究了技术变革背景下学习方式因何而变、为谁而变、怎么变、变到哪里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走进现实原本满怀期待的新学期,却由于病毒蔓延推迟了开学的约定,疫情如

18.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各种能力达到一种完美的卓越,使人从无知愚昧状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教育的基本条件是闲暇和自由。自由教育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哲学,其次是音乐,后来基本确定为"七艺"。

名师点拨

【点拨1】近年来有关教育的主要热点回顾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以下内容:

1. 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 "唯分数论",打破文理分科,赋予学生选考自主权,培养复合型人才。新高考目前已在国内逐步实施并推广。

2. 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标准,对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3. 高等学校推行"双一流"建设计划,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向更卓越的方向发展。自201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以解决教育这一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中,也能看到教育的身影。目前,国家积极推进的精准扶贫包含了教育扶贫,通过教育的力量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扶贫、扶智与扶志"三位一体"。

4.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其中针对教育问题,就包括人民群众对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追求与期待。

【点拨2】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与均衡是我国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从历史学科角度来看,直接关联的教育类知识点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创办私学的教育实践。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背后则是经济与民生问题。它的发展往往要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但长期以来各类优质资源向东部地区及城市聚集,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等人为因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经济东西部分布不均衡、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格局、工业化与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等方向。这一考向在此前高考中已有所呈现,2015年全国I卷第27题即是通过对比河南、江苏两地从唐至清的科考状元人数的变化,来反映文化教育发展与经济重心变迁的关系。

【点拨3】从教育内容看教育社会功能定位

中国古代教育、考试选才在相当长的历史中都以儒学作为主要内容,最为典型的有:汉武帝设立太学、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中国古代教育的功能定位侧重于用儒学行教化、固人心,将文人纳入到庞大的国家运行机制中,这种现象既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又是专制政治的必然。近代教育仿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儒学保持一定分量,显然这一阶段的教育被定位为培养国家急需的科技类人才,反映了挽救危机、发展经济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既重视科学知识,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出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定位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上述由教育内容推演出的教育社会功能定位,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就高考考查方法而言,可能与此前高考真题中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来考查历史阶段特征保持一致。

重点剖析

(一)整体史观下的教育横向交流

这一主题涉及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唐朝的开明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可以考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经济与人民观念转变、社会转型的集中体现。主要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接收的留学生国别等,既与国际国内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也受外交关系、世界格局影响。比如近代中国学生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经历了欧美一日本——苏联的转变,这代表了近代中国对外学习的三个不同阶段,也对应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领导的早期革命等重大事件,分别受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