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孩子的10个常识(教育孩子日常常识)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孩子仰望父母的脸,看到的是自己。成为父母后,总渴望有一种方式,既能高质高效的教育好孩子,又能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爱因斯坦说过:“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去解决。”意思是说:当我们陷入一个困难无法解决时,并不是能力或者方法出了问题,而是源头就错了

孩子仰望父母的脸,看到的是自己。

成为父母后,总渴望有一种方式,既能高质高效的教育好孩子,又能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这个层次的问题, 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去解决。”

意思是说:当我们陷入一个困难无法解决时,并不是能力或者方法出了问题,而是源头就错了。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今天给大家分享10个关于教育的源头思维,助你的家庭教育高质高效、母慈子孝。

01律已,是育儿的基本前提

“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

这是许多人成为父母后,最大的感受。

尤其是孩子开始上学后,“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许多家庭每天必演的“家庭剧”。

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因为他们教育孩子说一套、但自己生活做另一套。

一边教育孩子,用功读书,出人头地;一边自己捧着手机,长年累月,不见翻过一本书。

如果几句道理,就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便不会有那么多失足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身教”重于“言传”。

父母如何律已,远比如何“鸡娃”更重要。

育儿先育己,否则,99%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02优点,是撼动缺点的杠杆

《人世间》原著中,周志刚第一次到周秉昆买的新家里去,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从小到大,爸没怎么夸过你。


怕一夸,你反倒出息不了啦。看来爸是对的。


今天爸要当面夸你一句,秉昆你终于出息了。”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罗森塔尔效应”。

意思是说:只要对某件事情,怀有非常强烈的期望,所期望的事就会出现。

具体到家庭教育中,父母若能抱着美好的期待,相信孩子可以,孩子便不会太差。

然而,有太多父母,和周志刚一样,吝啬夸奖孩子,仿佛孩子是“易碎品”,一夸就坏。

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并用“放大镜”无限放大。

殊不知,能真正激励一个人的,唯有看见他的优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希望孩子能行,父母先要相信孩子能行。

优点越来越多,缺点才会越来越少。

03现在,是撑起未来的底气

布道家查尔斯?司布真曾说:

“我们的忧虑不会带走明天的难过,只会带走今天的力气。”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太多父母将对孩子未来的焦虑,转嫁成当下对孩子施加的压力:

像赶集似地帮孩子报培训班;


像赶海似地将孩子推入题海中;


像陀螺似地压榨着孩子的时间......

在父母的压力与焦虑下,孩子仿佛被挤压的面包,既得不到自由地伸展,又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

久而久之,孩子越教越差,亲子关系也面临崩溃。

化解对未来的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关注当下。

若是孩子连现在都活得苟延残喘,未来又怎么可能自由呼吸。

给予孩子空间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是孤军奋战。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就是平和地养育孩子。

04平等,是一切教育的桥梁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的开头提到一段与朋友的对话:

朋友问她: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

刘瑜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

朋友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

朋友的话让刘瑜陷入了深思。

她意识到,自己找不到一个“不自私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要孩子”。

“父母”与“孩子”常被定义为: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

父母是伟大的,孩子是渺小的。

然而,从来没有人问过孩子,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是否愿意让你们成为他的父母。

反而,孩子的诞生,是为了延续父母的爱、继承一个家庭的血脉、亦或完成某些人生使命。

要知道,并不是有了“父母”的身份,就是合格的父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