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教育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
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在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对平均数已经有了如下:①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②知道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怎么计算得到的;③平均数不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但它一定比这组数据中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等等。
在上述基础上,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再次认识平均数的时候,应该有如下的发展:一是要认识平均数与国计民生有密切的关系,二是认识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有什么局限性。
教材引用我国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的规定,让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并请学生运用北京对6岁男童和女童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这个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材还以少年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为背景,让学生计算出每个歌手的得分(平均分)并排出名次;然后,让学生讨论实际比赛的记分方法,为什么要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分。体会平均分容易受一组数据中极端数据的影响,去掉后再求平均数就更有代表性。
观察上表发现评委4对选手2给出了全场最低的分数84分,与其他评委的评分差距很大,不正常,使得选手2屈居亚军。如果采取实际比赛的评分方法,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3位选手的平均分依次是96,97和89。这时选手2的实力就从数据上表现出来,排名升至第一。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1)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2)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3)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4)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5)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6)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7)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8)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9)
海韵教育丨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常见问题答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