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在住校,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我很开心。”学校有了崭新的宿舍,顺德区均安镇建安中学初一3班的梁梓颖喜出望外。
“我看了女儿的新宿舍,环境很好,相信孩子会非常喜欢。女儿住校,可以培养她的独立生活能力。”顺德区均安镇建安中学初二2班欧阳淑楠同学的妈妈袁女士喜上眉梢,“现在不用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了,为我们家长解决了一大难题,非常感谢学校、感谢政府!”
“以前趴在桌子上睡,我经常都睡不着。现在有了午休床,我能够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了,下午上课也觉得特别有精神。”躺着午休起床后,均安中心小学一年级的陈同学眼神清亮。
教育好不好,市民的获得感是最好的试金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杆示范”,佛山均安做了什么?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工作先进镇”称号,近六年来,均安有五次获得,而且连续多年中考平均分位列全区第一。这样的成绩,对一个既非经济重镇,又不具有中心城区地位的镇街而言,表现亮眼!
这样的成绩单看起来没什么,不过如果对比三年前这批学子的入学成绩,不算太突出,如今位居全区前列,并入读市、区排名前列的学校,确实难能可贵。不唯生源,中考能创下佳绩,亦是均安的中学强“育人能力”的体现。
这只是考试成绩方面的表现。
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走进均安的中小学,功夫、篮球、足球、羽毛球各种体育运动异彩纷呈,一批“功夫小子”在省、市、区比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各种社团活动、竞赛活动更是形式多样、如火如荼开展着,教育多元化给予学子无限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综合能力不差,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生到了初中以后,一路高歌猛进,后劲十足,此前所积累的优势就会很明显地体现出来。”顺德区均安镇教研室副主任刁小东分析道。
建安中学开展“颂师恩”活动。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这些表现尤其值得关注。2021年,国家“双减”工作正式启动,锚定“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提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事实上,面向优质均衡,均安镇早已积极探索,推进教育“四好”(好生态、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工程。
构建学区教育共同体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016年起,在顺德区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均安将义务教育阶段的2所初中和8所小学,按“1所初中+4所小学”的模式,建立东、西两个学区教育共同体,分别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并设教学教研、德育、体艺专责领导小组,学区内初中校长担任学区长,推进学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此前,均安在教研方面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镇内和学区内,两所初中在教学方式、教研氛围、师资力量上优于小学,但这种优势没能延伸至小学,出现了小初教学质量断层,教研实力、教学质量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各小学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教师人数较少,没有足够的人力开展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活动,对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开发、优质作业设计等教育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不深,导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刁小东介绍。
也因此,均安以“理念共同、九年一贯、学区一体、家校共育、特色发展”的模式,来推进学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也正因此,初中与小学、小学与小学之间在行政、教学、德育、师资、资源上的“隔膜”得以打破。
体现在“九年一贯”上,就是学区在课堂教学、德育工作、教研工作、课程开发等方面,制订九年一以贯之的制度,形成顺畅的小初衔接机制,实现教育教学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可持续发展。
“学区一体”方面,学区内构建“纵向小初衔接、横向同级同科”的学区教研体系,以学区教研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单个学校无法解决的教学教研问题。
西学区:以“双才教育”造就品才双馨。图为文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