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教育的理解怎么写(父母对教育的看法咋写)
我是谁?
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讲,我是高金国,高金国就是我。
可一搜就知道,全国叫“高金国”的有七八百。“高金国”就是我吗?显然不是,它只是一个代号,如果小时候取名“高银国”“高铜国”,也得认啊。
我家小狗,名叫“石榴”。和多数宠物一样,一开始——即便它到了能听懂人话的程度,它也不知道自己就是“石榴”。只有一遍一遍地训练,一遍一遍地叫,它形成条件反射,把自己和“石榴”这个代号结合起来,逐渐认同自己就是“石榴”,“取名”才算成功。
取名成功之后,你就进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比如我认为高金国就是我,别人一叫,丝毫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
这个过程,叫做“自我认同”。
产生自我认同的,显然不仅仅是名字,几乎所有你刻在心底的代号,都会让你产生自我认同。
最典型的,比如差生、优等生,聪明孩子、笨孩子,烂人、天才,等等。
你每天在孩子面前喊这些代号,事实上就是在让孩子接受对这一代号的自我认同。
你天天说孩子笨,天长日久,孩子会认定自己就是一个笨人,不可能产生任何聪明的想法。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最喜欢掺和,看你洗碗,他也想帮你;看你拖地,他也去拿拖把。为什么上了小学、初中,孩子们就再也不干了呢?
因为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你一直在说:
“你别动,会把碗摔碎!”
“你别拖,只会越拖越脏!”
在这种事情上形成自我认同,比名字更简单,因为父母说的是实情,他确实很容易摔碎碗,有时候拖地越拖越脏。
用不了几次,他便会认同这一点:我真的干不了家务。
等他的身高、力量足以支撑他干这些家务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大象小的时候,被栓在木桩上,无法挣脱,尝试几次之后,它就不再挣脱了。等它长大,力气已经可以轻松挣脱木桩,它也不再尝试了。
这就叫“习得性无助”。
孩子最容易介入家务的年龄段,就是两三岁的时候。别怕他摔几个盘子,那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情。你禁止他摔盘子,他就会永远避免摔盘子——不是通过提升能力避免,而是通过不做家务来避免。
习得性无助,加上对干不了家务的自我认同,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忽然有一天,你让他干家务、学家务,他能不抵触吗?
与之相反,正面的自我认同,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强大的助推力。
国外有一所学校,某天忽然来了一批所谓的“著名教育专家”。这批专家给一个班的学生“相了相面”,拿过成绩单,简单地看了看,然后在花名册上开始打勾。
专家告诉老师,凡是他们勾出来的学生,都是聪明、有潜力,而且在数学等学科方面可以获得成功的孩子。
然后,专家们拍拍屁股走了。
几年之后,这个班的老师惊讶地发现——专家“相面”还真的挺准,他们勾出来的学生,成绩确实要比其他孩子高一大截!
而事实是,这只是一次实验,专家对学生根本不了解,纯属乱勾乱画。
为什么他们的成绩反倒较好呢?原因就是“自我认同”。
得到专家的肯定,孩子们内心有了自信——或者一开始,他们自己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但这种认可让他们对“我不行”的执念产生了质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也可以行”,进而在学习态度上有了改变。
无论先天素质如何,一个孩子,只要在态度上有了转变,他的表现乃至成绩,都很容易提升。
即便是最微小的提升,也会强化他的自我认同——看来专家说的是对的,至少我是有潜力的。
这种自我认同的强化,会形成新的助推力,让他进一步端正态度、更加努力。
专家的魔法,就是启动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关,让一切开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即便前途艰难。
而很多家长做的,是启动了恶性循环的机关,从否定孩子开启第一步,逐步强化孩子对负面标签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导致其能力下降、信心不足,成绩更差、能力更弱——而这,又反过来验证了家长的话,“妈妈说的没错,我果然很笨!再努力也不可能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