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孩子的思想教育和认知方法(小孩子的思想教育)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来源:人民论坛网原标题:当代青年思维方式及认知的提升莎士比亚在《麦克白》的台词中说:“所谓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便在喧嚣之中黯然退场。这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嚣和躁动,却找不到任何的意义。”1925年,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创作了诗歌《空心人》,成为描绘当代人精神状态的代表作,刻画了现代人无聊、空虚、焦虑的精神生活,将人描绘

青年“空心病”的破解与应对之策

意义是人类的现代性反思,也是终极性命题,人对世界的意义就是世界对人的意义。生命意义感具有整合的双系统性。也就是说,生命意义不仅从快乐中来,也从痛苦中来,不仅从顺境中来,也从逆境中来。从顺境中人能得到愉悦的体验,产生对自身成长和生活经历积极的价值感,其积极情绪让个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是在积极生活中发现意义;应对系统是个体在逆境和消极条件下挺身而出,刚毅坚卓,这个过程包括勇敢面对、自我悦纳、促进成长,挖掘逆境中潜在的成长因素而获得,这是逆境转化的创造意义。由此,提升生命的意义,避免“空心病”,应从发现意义、创造意义入手,并追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第一,于平凡生活中,发现意义。就个人而言,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他人建立联系,培养意义感;与志趣相同的人温暖分享,可以从友谊中获得意义;提升个体对生活的控制感,可以强化自我的效能感;关注美好的点滴细节,可以从微小之处发现存在的价值。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能不断且经常得到满足时,生命意义随之可以经常被感悟和体验,否则就容易自我否定、内心痛苦、自我怀疑并伴有无意义感。2018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发表的文章《生活的常规和意义》指出,生命意义感不一定要经历非凡事件和非凡体验,在日常的世俗生活和世俗经验中常常也可以挖掘,即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投入、沉浸、有所察觉、有所关注。如若每一刻时间点滴都能体验其中的美好,便能在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中发现随处可得的意义感。

第二,于逆境挫折中,创造意义。没有什么东西是好的或坏的,只是思想使然。对意义的深刻认知是创造意义的基础,生命的意义起源于信念。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认为,意义是人觉醒的明镜,可以映照个体生活道路的步履方向和脚步深浅,可以看清个体生命旅程的智慧和勇气。意义感包括顺境中的体验性和逆境中的实现性。前者以自我为圆心,当自身获得满足感即产生正强化的刺激性作用,产生积极性、令人愉快的情绪,这种微小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达到某些意义的体验。后者的意义以应对挫折为起点,在逆境中获得成长的力量,能够体验到更为持久的意义感。由此,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生活的弗兰克尔创立的意义疗法,其核心便认为,意义是生活的中心,生命意义不仅存在于成功的喜悦中,对人生经历的苦难接纳、对挫折逆境的顺应也可以获得意义感。积极生活中的小美好是发现意义,而逆境中的面对则是创造意义。鲁迅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意义感和存在感常常在愈挫愈勇中得到滋养。青年重新认知生命韧性,提升个人复原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尼采哲学观最重要的使命也是关注生命,给予生命以解释,探讨生命的意义问题。他提出强力意志说,人生虽然短暂,但只要青年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便能成为精神上的强者,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三,小我融入大我,获得生命终极意义。生命意义是青年对自己生命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青年需要对个体有清晰的认知,需要知道想要什么和将要做什么,并努力达成目标。就获得幸福和意义而言,既包括自我增强,也包括自我超越。生活中点滴的愉悦感和获得感可以提升意义感知的自我增强,但是想要获得更深层次的意义自我超越,则需要超越个人范围,将自身利益与群体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乃至人类利益等宏大价值观相结合,重视个人给予他人和社会乃至人类所带来的福祉和需求,为他人造福的过程中个体的意义感是持久而稳定的自我超越。心理学者Morelli等人在2018年通过记录参与者每天的情绪体验,发现具有自我超越价值取向的个体常常拥有更多的人际联结,可以报告更多的积极体验,更少焦虑感,心态更为积极,其原因在于他们更重视他人和群体的福祉,重视个人为宏大福祉所做出的努力,而非将目光仅仅停留于个人的金钱、享乐和社会地位的无穷追逐中。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个人若是仅注重个体利益、个人竞争,必然伴随着追逐过程中的消极情绪,而将个体放置于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共鸣中,心态才能更加积极和开放。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完成人平均年龄只有44岁,这些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中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从未有“空心”之感。航天嫦娥团队、神州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35岁,他们用青春点燃科技,创新激发潜能。创造大的意义,需要将“小我”动机融入“大我”洪流,动机和激情驱动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团队在2021年初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我国青年发放问卷,共获得2356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942人,女性1414人,年龄集中在16-25岁范围内。研究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无论是存在意义还是探索意义均表现更好。同时,对未来发展越充满信心的个体其生命意义感越高,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的个体其感受的意义感越强烈。这说明,意义感是更为持久的幸福感,需要更多地从自我转移到他人、社会和整体上,即从“小我”走向“大我”才能获得持久的、稳定的意义感受。青年,有大视野、大格局,才能有大舞台、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当代青年寄语,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任何小我都是微不足道的,而放置于宏大蓝图中,在中国梦实现矢志奋斗中凝聚青春力量,内心明澄,志向高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真正诠释青年存在的真正意义,激活大境界、大格局,才能实现内心真正的山高海阔。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