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区爱国主义教育(八宝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故事会
延安精神永相传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旧址。
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是为我党培养中高级干部的主要学校,是运用马列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从1935年11月党校恢复起,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在陕北历时11年3个月,曾为我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运动的重镇——中央党校
7月28日,记者一行来到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在延安城北小沟坪的旧址。进了大门,一座青灰色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在当年中央党校的旧址上按照原样建设的中央党校大礼堂。
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进驻延安后,2月10日,中央党校随之进驻延安,校址设在东郊桥儿沟的天主教堂。校部在教堂内,学员则住在桥儿沟两边的农村。1939年初,中央党校由桥儿沟天主教堂迁至延安城北小沟坪。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副校长谢觉哉带领全校教职工和学员上山伐木、进沟烧砖扩建校舍,总计修建土窑洞200多孔,小青瓦房100多间。1940年10月至11月中旬,用两个月修建了一座可容纳1000余人的小礼堂。在这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更加完善。
“1943年,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党校修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千余人的大礼堂。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看,虽然建筑物雄伟、宽敞,可总显得少点什么。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匾额,而要挂匾额首先要有题词。说到题词,大家很自然地想到文采书法俱佳的范文澜先生,但范老试着写了几条,自己也不满意,于是提议去找毛泽东主席。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沉思片刻后饱蘸浓墨、挥毫疾书,‘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实事求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这不正是党校学员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右铭,党校教学的根本宗旨吗?题词拿回来后,党校领导当即决定,采用石刻的方式制作这方匾额。坚硬的石材,配上毛泽东刚劲有力的书法相得益彰。就这样,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镶嵌于礼堂上方。‘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也成为体现党校精神的校训。1953年,毛泽东题词‘实事求是’的四方刻石,在延安师范学校基建时被挖掘出土,现珍藏于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刘婷说。
1942年2月1日,中央党校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在这座礼堂里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拉开了全党的普遍整风运动。2月8日延安干部会议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又做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成为整风运动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先后任校长的有董必武、李维汉、康生、陈云、谢觉哉(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邓发。1943年3月,毛泽东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此时,学员人数最多时达6000余人。毛泽东说:“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
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个骨干力量和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建设新中国准备了大批骨干。
一把镢头刨出个“陕北好江南”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由王震旅长率领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区的东南方,人们这样形容原来的南泥湾:“南泥湾呀烂泥湾,黄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王震带领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英雄气概三冬暖,战士哪怕风雪寒。毛主席在延安一声召唤,九旅开进南泥湾。要与那深山老林决一战,要使陕北变江南。” 战士们身背钢枪,手握镢头,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上至旅长、团长,下至伙夫、马夫,全部吃住在山里。领导干部都有生产任务,率先垂范,上下同心。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他们艰苦奋战,战胜了重重困难,把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