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资料知识点(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3)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学发展平台
(4)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巧用教学激励指挥棒
(5)加强教学监督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第四章 高等学校课程与课程实施
1.大学课程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大类,广义的大学课程即大学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是指一门具体教学科目。
2.大学课程的特点:(1)大学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2)大学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3)大学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4)大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校本性
3.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概念。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下,将课程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的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宏观的专业设置、中观的课程体系以及微观的教材体系。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及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可根据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和专业培养目标予以设计。
5.通识教育课程是为大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之上,为大学生进一步的专业性发展而设置的课程。
6.必修课程是指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7.理论性课程主要是以专业的基础理论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课程。
8.单科课程是指以学科内容为基础,按照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建设的系统学科知识的一种课程模式。
9.显性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课程,重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班级的环境里,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模式。
10.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论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这种理论不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认为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即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把它们付诸社会行动。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3)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这种课程有两个基本特征: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
(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知识结构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他的课程理论主要是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11.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
12.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1)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适应度
(2)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因材施教,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4)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5)全程融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3.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2)规范课程设置
(3)合理安排学分
(4)强化实践环节
(5)严格毕业要求
14.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路径
(1)选择培养方案构建的主线(从以“学科本位”转位到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2)选择培养方案结构模式(专家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既指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也指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即按照什么样纵向关系及横向联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是构建培养方案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