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古代对女子的称呼一个字)
#真知新坐标#
在夏朝统治国家的君王生前称为“后”,死后称为“帝”,到了商朝,统治国家的君主一般都称为“王”,周朝时期君主又有了“天子”的称号。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古代对女子的称呼一个字)
夏商周时代,君王的的自称一般都为“予一人”或是“余一人”,代表四海之内,仅此一人的意思。而周朝时期被天子所分封的诸侯国君对自己的自称一般都为“寡人”和“孤”。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有君王提醒自己德性修行不够,要时刻勤勉修习德性的意思。而“孤”同样也有缺少德行,自我轻贱的意思,但只有大一点的诸侯国的国君才可以自称“寡人”,而小一些的诸侯国国君的自称只可以是“孤”。
先秦时成年的男子都可以自称为朕,屈原曾在自己的《离骚》中写道:“朕皇考曰伯庸”,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我的父亲名叫伯庸,可见在秦始皇之前,朕这个称谓是十分普遍的,
“朕”字左半边在秦始皇时代的小篆里并非是“月”字,而是一个“舟”字。而“朕”字的右半边在小篆里也不是“关”字,而是“灷”,有火的含义。
舟便是船,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近水的地方,上古时代的百姓们依靠船来渔猎和采集,而拥有船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了人们可以捕捞到鱼的数量,久而久之,船便成了财富的一种象征。拥有更多船的人就掌握了更多的生产资料,渐渐变成剥削阶级,而拥有数量少的船或者无船之人就沦为了被剥削者,所以船还有地位的象征之意。
“灷”字则代表火,在原始社会,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将人们从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中拯救出来,被后世尊奉为“火祖”。所以火同样是身份和权力的一种象征。
舟”和“灷”两者结合到一起,就有了剥削财富,权力地位的意思,所以“朕”这个字在结构和意蕴上便有了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的意思,秦始皇便选用“朕”字来作为自己的专属自称以彰显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帝王威严。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感觉自己人生的成就已经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于是便从三皇五帝间取了“皇”和“帝”个一字,发明了“皇帝”的称谓。皇”字本意有光明和辉煌的意思,上古的燧人氏部落是华夏历史第一个会使用火的部落,因此部落首领燧人氏被尊称“天皇”,“燧皇”。“帝”字的意思是修养达到天地一般,道德才能高的意思,上古的禅让时代,只有道德水准高的人才能成为部落首领,所以也成了统治者的一种称谓。
依庄子《天下篇》所说,圣人之上还有天人、神人和至人的名称,圣人排列在第四等,圣字的意义,不过是“听到声音便可以了解内情,没有什么事情不通晓”罢了。本来是聪明通达的人都可以称他为圣人,就好像古代的朕字一样,人人都称得,后来把朕字收归皇帝专用,不许凡人冒称,朕字圣字才高贵起来。
周秦诸子的门徒尊称自己的先生是圣人,也没有超越本分。孔子的门徒说孔子是圣人,孟子的门徒说孟子是圣人,老子庄子杨子墨子这些人,当然也有人喊他们是圣人。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表彰六经,罢黜百家,从周秦诸子中把孔子挑选出来,只承认他一个是圣人,其他诸子的圣人名号一齐削掉,孔子就成为皇帝御赐的圣人了。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