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今年多大(潘长江今年多大岁数)
但,围绕着“潘长江的话题”没有过去,就前段时间,潘长江的一句:“我和茅台董事长认识十几年了,昨晚我把他灌醉了,让他签合同给我定价权。”再次送上了话题中心。
>潘长江今年多大(潘长江今年多大岁数)
这件事对潘长江影响很大。
后来事实证明,潘长江不认识茅台老总,也压根就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媒体在捏造。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围绕着潘长江的争议,还在窗外飞。
但也有一个问题:为何是潘长江?潘长江为何总是在深陷公共舆论话题的漩涡中心?
直播带货,难道真的就毁了潘长江吗?
我不相信。
虽然潘长江是小品演员出身,比不上赵本山,赵丽蓉他们,但好歹出道几十年。
娱乐圈这块水有多深,舆论对明星有多大,他清楚得狠,可为何劝了嘎子,就搞直播了。说到底,还是直播给的钱太多了。
以前,总想着老艺术家要站着把钱给挣了,
但实际上,挣钱嘛,不寒颤。
只要在法律底线,道德准绳的基础上,挣钱这事就无可厚非,也跟面子年龄没关。
潘长江可以选择德高望重,也可以自己走下去光环,深入世俗,这是他的权力。潘长江也造就早就明白这一点,在钱面前,面子都是虚的,争议甚至还能给直播间带来流量。
借《潜伏》谢若林的话:“两个金条摆在这里,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肮脏的。”
潘长江的直播,何尝又不是为了钱。
我看许多人说,潘长江除了卖丑根本就没啥,甚至根本配不上老戏骨——这是误解。
很多人不了解潘长江。
1957年,潘长江出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
父母都是县里剧团的演员,家境尚可,唯独潘长江在5岁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每隔几分钟就要喝一次水,喝完水就排尿。
别人小便就30秒左右,但是他每次是5分钟。父母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原发性的尿崩症,找不到病因。父母担心,到处求医。
北京,长春,上海大医院基本都去过了,没有一个医生拍着胸脯说能治好。医生给的答案是一样的,说只能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多出汗,多喝水,尽量活的快乐点。
是的,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25岁。
1963年,父母为了给儿子治病,
全家搬到了辽宁省铁岭市。
四处求医,找中医做针灸。
纳鞋底的那般大的针,直接扎进了潘长江肚脐眼下三指的地方,痛,但是没办法。
中医治好尿崩症,但由于当时潘长江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缺乏严重营养,瘦骨嶙峋。
其他的兄弟却长得牛高马大。
潘长江,一直没有长高。
父亲潘林生对这件事很着急,想办法给儿子找路子,最后把儿子带去了剧团——做丑角。
他希望儿子能够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优势所在,但丑角也需要基本功,学逗唱,学功夫。
父亲对他严格训练,潘长江刚开始抗拒自卑,但后来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数年的苦年后,潘长江的四功俱全,底子算是有了。
1979年,潘长江考进了铁岭县剧评团,逐渐成为当地有名气的小品丑角演员。
1981年,潘长江跟漂亮大方的剧评演员杨云结婚,两年后,两人有了女儿潘阳。
有了女儿后,潘长江的事业就跟开了挂一样。
1985年,潘长江跟巩汉林一起演出的节目,让他成为小品界内的“东北丑王”,随后事业在跟黄晓娟搭档后,正式进入了巅峰期。
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小品演员演员。
潘长江的巅峰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那个年代,小品圈内,最受欢迎的黄金组合,只有4对,他们分别是——赵本山李静,陈佩斯朱时茂,黄宏宋丹丹,潘长江黄晓娟。
至于巩汉林金珠,郭达蔡明,还得在下面一档,巩汉林的地位是在跟赵丽蓉搭档后才上去的,而蔡明的巅峰期是在90年代中期。
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潘长江在小品圈呼风唤雨,现在的年轻人压根无法想象,当年潘长江的影响力与欢呼声。
1989年,潘长江甚至带着小品《猪八戒拱地》成功传播到了海外,在日本的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拿下“个人表演金奖”。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成为了巅峰的尾巴。
步入90年代后,潘长江远离了小品。
他转身去做了拍电影,努力转型做演员,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都没登上小品舞台。
而赵本山的搭档李静,因丈夫重病隐退,赵本山转而跟潘长江原来的搭档黄晓娟合作了《相亲》在内众多节目,并于1990年登上春晚。
潘长江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搭档黄晓娟再次同台,央视春晚上表演了《桥》给众多人带来了惊喜。
那会,大家都以为潘长江不再出演小品了,但实际上,事实不是潘长江不想,是不能。
9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的风潮,越来越大。
小品早在1990年就进入了衰退期,赵本1990年上春晚的《相亲》潘长江的《桥》都是多年前的剧本,早在辽宁台播烂了。
即便是赵本山跟高秀敏,
1998年登上春晚的《拜年》也是赵本山跟自己的黄金搭档李静,在80年代写的剧本。
只不过登陆了春晚,改了一些内容而已。
赵本山,潘长江,黄晓娟这些草根出身的,跟京圈的陈佩斯,宋丹丹,朱时茂不同,
他们没有背景,也没有人支持,纯粹是因为火才被邀请上春晚,而不是因为上了春晚才火的,现在的年轻人只看过潘长江的作品,当然会质疑潘长江凭什么成名。
这是信息错位,但同样受到信息错位影响的,
也有着潘长江自己本人。
潘长江完美错过了每一个挣大钱的风口。
90年代,小品行业不景气。
走穴虽然一次能赚十几万,但是潘长江知道,这是在消磨自己的名气,他没那么傻,那会潘长江也还是心高气傲,转头去做了演员。
可丑角的定位,让潘长江不讨喜。
90年代的中国电影,虽然有了商业化趋势,但总体上电影是严肃的,主流电影的话语权依旧把握在张艺谋陈凯歌这批人第五代导演手里。
倒是也演过《飞虎队》《荆轲刺秦王》这样的戏,也跟李雪健,李幼斌演过戏,
但他的角色不痛不痒。潘长江的电影路,并不好走。观众一看到他那张脸就会出戏。
潘长江没机会,演主流电影。
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潘长江演的都是《三女休夫》《宫廷斗鸡》这样的电影,不上不下,又难登雅堂大殿。
赵本山比他聪明。两个人同样是黑土草根出身,但是赵本山选择了走向一条不同的路。
1993年,赵本山一举成名后,他走过一段时间穴,走一次就十几万,但是他不满足。
总不能365天都是去走穴,身体没了,名气也消耗殆尽了,思前想后决定——下海。
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机会满地,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的家。
赵本山也看到了机遇。
1993年,他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虽然自己是个文艺人,但不干文艺的买卖。
他做倒卖煤炭的生意,把铁岭的煤卖给本溪的钢厂,随后在中国这个庞大的人情社会里,赵本山靠着这张人尽皆知的脸和深知人情世故的圆滑,到处跟人谈生意。
做过煤炭,也做过果茶、木材、钢材生意,在90年代就积累起了数千万家产。
但,赵本山也没有仅仅只是做一个生意人。
他对小品有追求的,也是懂创作的,他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典型意义的故事内核。
赵本山关心城镇化建设中被边缘化的小人物和小角色,因为他自己就经历了这些变化。
所以,赵本山一边做生意,一边做艺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可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虽然赵本山懂表演懂追求,但是后来的小品剧本都是吃自己的老本改编的。
忽悠三部曲《卖拐》《卖车》《心病》《送水工》,还有《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何庆魁写的,随着何庆魁,范伟离开,高秀敏去世,赵本山底气就不够了。
他想捧自己的徒弟,但徒弟们没一个能走上大舞台,他也想弥补自己“创作剧本”这个短板。
但是走到那会,他的所打造的版图太大了,舞台之外的事情,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
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做,年纪也上来了,赵本山有些力不从心了,直至隐退。
但,退潮时,赵本山已经积累够了。
潘长江没有。
他没有在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圈,站稳脚跟,没有从小品演员成为了屈指可数的演技大拿。
是天赋吗?还是不够努力吗?没人知道。但是几十年的小品表演的肌肉记忆与惯性,也注定在那个时候束缚了他,而他也终没能突破。
不上不下的潘长江,1996年带着小品《过河》重新回到了春晚,但那会天下不是他的了。
于是,潘长江转头回去走穴,接出演,接代言,拍广告,跟赵本山不同,他回到小品演员的身份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没有留下一部经典的作品,他想做演员,又总是烂片。
潘长江曾在采访的时候说道:“我很实在,你给我多少,我就在直播间卖多少。”他不负责选品,也不懂干什么工艺。”
走到今天,虽然比不上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这些小品上的宗师级别的人物,但论资历和影响力,潘长江正是长老,这么多年除了带货这件事,别的都是小问题,也太大毛病。
都这个层次的人还跟年轻人撸胳膊挽袖子,为的又是啥呢?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是的,潘长江也许真的不懂,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比普通人有更强的煽动力。责任更大才对,可他却成为了直播乱象的缩影,浑水里面的一份子。
没人知道原因,也没人知道结果。
可以知道的是,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直播乱象的治理,留给潘长江的时间,不多了。
跌落的口碑与备受争议的直播,这位曾经的小品之王,下一个浪潮,他又要去到哪里?
午夜梦回,64岁的他是否有过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