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白登之围(白登山)

趣找知识 2023-04-28作文素材
冒顿不断对外征服之时,中华帝国正值秦末大乱。那时的刘邦,在四川附近修了很久的栈道之后,趁着项羽派来的监督不注意,暗渡大军于陈仓,夺得关中之地,与定都彭城(

冒顿不断对外征服之时,中华帝国正值秦末大乱。那时的刘邦,在四川附近修了很久的栈道之后,趁着项羽派来的监督不注意,暗渡大军于陈仓,夺得关中之地,与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的西楚霸王,形成楚汉对峙的局面。而后,汉高祖虽勉强取胜,但实力大减。之后他又迫害功臣,自剪羽翼,虽统一海内,但内力大损。当时的汉朝真是穷国一个。平头百姓常常吃了这顿没下顿,当官的虽说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平常交通就出了问题。像三公九卿这样的官吏,上朝的时候,没有宝马香车坐,只得弄些耕牛来充数。级别低些的官儿们,甚至连牛车也配不起。汉朝的大臣百姓,穷成这样子,自然比不上刚刚吞并了几十个国家的匈奴了。老谋深算的冒顿单于,瞅准这个机会,率领大军,南征汉朝。

汉朝边境离匈奴最近的地方,要属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和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当时镇守代郡的大将,是韩王信(非胯下受辱之韩信,而是战国七雄韩国王室的后裔,秦末大乱的时候,死灰复燃,成为一方诸侯),都城设在马邑(今山西朔州)。韩王信虽非淮阴侯韩信一般的伟人,倒也是秦末战争中崛起的一世枭雄,匈奴上下也不敢小觑。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掠夺粮草人口财物的同时,试探汉朝的底细。谁知这个名声在外的韩王信不经打,加上本来对刘邦的不满,很快就投降了。

>白登之围(白登山)

得到韩王信的帮助后,冒顿单于对汉朝的底细便一清二楚,他这次集合起匈奴数十万铁骑,挥师南下,很快抵达太原,到达晋阳城下。当时正值寒冬,大雪纷纷,以至于“卒之堕指者十二三”(20%到30%的士兵被冻掉手指)。狡猾的冒顿单于,乘机假装战败,藏匿起数十万精兵,以老弱病残与汉军交战,诱使他们深入。由于汉高祖刘邦从派去的使者那里得到了假情报,对己方的胜算估计过于乐观,遂集合汉军的绝大部分部队,共计32万(大多为步兵),兴冲冲地去追赶匈奴军队。而且汉高祖刘邦自己还先率部分军队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未曾料到,冒顿单于和他的40万铁骑,突然出现在平城,在白登山(平城东边的一座山)下,将汉军团团围住。可怜刘邦和汉朝的将士,整整七日,内缺粮草,外无救兵,濒于绝境。史称“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匈汉战争的关键。对于匈奴和西汉这样新兴的大帝国来说,建国早期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件,可能都会影响日后数百年的发展。白登之围,称得上是西汉帝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即使汉武帝战胜匈奴之后,仍对它耿耿于怀,并下诏追叙“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

但是白登之围让汉朝人学会了不少东西。他们开始在势力弱小的时候,委曲求全,寻求和解之道,于是产生了很受争议的“和亲政策”:汉朝皇帝将自己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做阏氏。这个政策,在今天看来,可能极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不免被女权主义者大大挞伐一顿。不过,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乱世,和亲也不失为缓解战争、解救苍生的一种方案,正是因为这一点,后世才有勇敢美丽的女子主动请缨。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和亲”方案,出自于一位叫娄敬的齐人之手。娄敬,用希腊人的话说是一名修辞学家,其实就是说客,苏秦张仪一类的人物。他曾说服刘邦放弃洛阳,定都长安,被赐国姓,所以又叫刘敬。刘敬是个很有远见的聪明人,老早就看出汉军不是匈奴的对手,所以,没开战之前,就劝说刘邦别去招惹匈奴。谁知打败项羽之后的刘邦,不可一世,早把暗渡陈仓那会儿的谦虚谨慎、虚心纳谏的态度抛到九霄云外了,根本听不进去任何泼凉水的话。加上狡猾的冒顿单于使了一招韬光养晦的计策,汉朝使者一来,就藏起精兵,弄些老弱病残在外面。所以刘邦更觉得匈奴不堪一击,于是不听刘敬的百般劝阻,执意出兵,而且还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关押起来,待得胜回朝后再处理。

等到日后刘邦遭遇白登之围,艰难逃出后,方才佩服刘敬的先见之明,请他再出主意,阻挡匈奴的南侵,于是刘敬献上了很受争议的“和亲政策”:建议派吕后唯一的女儿──长公主前往和亲。还告诉刘邦,只有派长公主去,才能显示汉朝对匈奴和好的诚意。如果派个宗室女子代替,一旦被发现的话,不但失信于匈奴人,而且是白白浪费。试想,出身卑微的阏氏,怎么会得到匈奴人的尊重,又怎么能得到尊贵的地位,她的后代也不会有当单于、为汉匈和平做贡献的机会。这样的和亲还不如不和。但是,吕后的日夜哭泣泡软了刘邦的耳朵。汉朝最终派出宗室女子,以公主的名义前往和亲,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

自此,和亲成为西汉初年的国策,高祖之后的惠帝、文帝、景帝,以及年轻的武帝,都奉行不渝。和亲政策,对于匈奴帝国来讲,除去缓解两国矛盾这样单纯的政治目的外,还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因为,和亲条款中赫然写着,公主往嫁匈奴(实际上都是受封的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儿女或者姐妹)时,必定捎带上丰厚的嫁妆。根据后世的惯例来看,这份嫁妆价值绝对不菲,对匈奴而言是笔不小的收入,而且还是不用打打杀杀就能获得的。并且,汉朝还要在边境上开放关市,让双方百姓互通有无,即使遇上天灾人祸,草原的牧民也可以用自己的畜牧产品来换取必要的粮食和日用品。另一方面,汉朝先进的手工业,也随着公主进入草原,对于匈奴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极其有利的。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