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宋理宗头骨(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趣找知识 2023-04-30作文素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景定五年(1264)九月,发生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事,即建宁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景定五年(1264)九月,发生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事,即建宁府教授谢枋得言“权奸误国,赵氏必亡。”同年十月,理宗逝世。遗诏皇太子赵禥即皇帝位。

>宋理宗头骨(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三月,葬理宗于会稽之永穆陵。二年十二月,定谥号曰:“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曰:“理宗”。

南宋诸陵在“会稽上亭乡”。绍兴元年(1131)四月,北宋哲宗皇后孟氏崩于绍兴卧龙山行宫:

哲宗皇后孟氏遗命权宜就地攒殡,暂时将灵柩浅埋,以待日后军事宁息,再迁归北宋祖陵,北宋祖陵在河南巩县。可惜,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收复中原,致使最终国破家亡,“归葬”祖陵遂成梦想。

据今人胡祖平《宋六陵》一文的介绍,宋六陵,在今距绍兴城东12公里处的宝山(又名上皋山)。这里曾经埋葬过南宋六位帝王,但几经沧桑,如今已淹没无闻,然遗址尚存。

南宋在绍兴攒宫攒殡的皇帝有:

此外,还葬有北宋曾被金兵所掳的宋徽宗赵佶,故实为“宋七陵”。加上所有皇后陵寝及王室贵胄和重臣的陪葬墓,陵区内有墓百座以上。

由于所有墓葬皆系攒殡浅埋,给不法之徒的发掘盗墓提供了方便。

南宋皇陵与北宋皇陵相比,主要有六处不同:

由此可见南宋皇陵之简陋。皇陵简陋主要当然是为了日后迁葬。

德祐二年(元正元十三年,1276),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朝廷奉表称臣。

此时的南宋,虽有二王的海上行朝,但主体已经灭亡,流亡政权颠沛流离三年之后,于昺帝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在广东崖山覆亡。

理宗永穆陵的被掘,与元朝强化对江南的统治有关,也是元朝欲“从精神文化上消除前宋的遗留的影响”,以确保元朝在江南的稳固统治。元世祖在元军攻陷临安的次年即至元十四年(1277)二月就“诏以僧亢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释教总摄,掌释教。”

掘理宗陵墓的人就是元世祖委派的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

元朝统治者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自从1247年萨迦班智达同阔端在凉州会面后,元朝的皇室成员都积极推行扶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尤其是忽必烈即位以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不仅身体力行地尊崇藏传佛教的高僧,同时还在中央设置掌管西藏行政和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为宣政院),封八思巴为帝师,并由帝师领衔管理。

藏传佛教的僧人通过举行各种宗教活动来报效朝廷,深得朝廷的青睐。在元军挥师南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藏传佛教的僧人就发挥过作用,尤为忽必烈统一天下、巩固统治的主要宗教力量。

关于杨琏真伽,文献记载不少,生卒年不详,为唐兀即西夏人。元世祖诏书的“怜真加”即是此人。

杨琏真伽,其名字,有时又作“杨琏真佳”,“杨琏真加”,”“杨辇真加”。杨为其姓,琏真伽为其名,在唐兀语中,为“大宝”之意。此外,元代文献还称其为“永福大师”、“永福杨总统”等等。

据《元史·释老传》,杨琏真伽为帝师八思巴的弟子辈属,与当时的总制院使、胆巴国师的弟子桑哥关系极为密切。至元十四年(1277)二月,杨琏真伽被元世祖授为江南释教总摄。

“释教总摄”一职,文献多作“总统”,其正式名称是“江淮诸路释教都总统”,其所属官方机构为“江淮诸路释教都总统所”,“总统”由三位僧人出任。

“江淮诸路释教都总统所”上属总制院,其下有原南宋各地的僧官机构,即僧录司、僧正司等机构,设有僧录、僧判和经历等职。

从杨琏真伽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在元世祖所任命的三位僧官中担负主要职责,似乎为首任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的横行一时,与忽必烈晚年信任的权臣桑哥关系密切。

至元二十八年(1291),专权贪婪的桑哥因政治、经济各种问题而倒台,杨琏真伽也因此受到牵连,估计在1292年被罢免“总统”之职。

因此,杨琏真伽从1277到1292年至少当了十五年的江南释教总统。

为此,杨琏真伽引起了江南人民的强烈愤恨和历代文人的强烈谴责,他在飞来峰为自己塑造的石像也遭到了被毁的命运。

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写道:

“杨髡尚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田公汝成锥碎其一;余少年读书岣嵝,亦碎其一。闻杨髡当日住德藏寺,专发古冢,喜与僵尸淫媾。知寺后有宋提举夫人与陆左丞化女,皆以色天,用水银灌殓,杨命发其冢。”

《元史》卷二O二《释老传》载: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当有人提出将罪大恶极的杨琏真伽“乞正典刑”时,忽必烈还是护着他,可见杨琏真伽的行动得到了忽必烈的默许和支持。

关于杨琏真伽发掘南宋皇陵之事,由宋入元的周密《癸辛杂识》记述最详。另外,元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三《发宋陵寝》,元人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上《谈薮篇》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清人万斯同辑有《南宋六陵遗事》,汇辑了关于此事的大量史料,关于杨琏真伽发掘宋陵的时间问题,文献记载不同,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杨髡发陵》记为“乙酉”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发宋陵寝》记为“戊寅”即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末明初贝琼《穆陵行》记为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

后经黄宗羲、万斯同等人的考证,杨琏真伽发掘宋陵的时间应是“戊寅”,即1278年。也就是临安陷落后的第三年,厓山海战南宋彻底覆灭的前一年。

这时,江南形势还很混乱,元朝的统治秩序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杨琏真伽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这时已是理宗去世后的第十四年。

具体时间是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十二日。关于杨琏真伽发陵情形,万斯同等经过比勘各种资料,认为周密《癸辛杂识》所记发陵过程比较真实可信。

发掘宋陵起因于天衣寺僧福闻给杨琏真伽的献计,福闻在此之前曾发掘魏王之基,得到不少金玉财宝,因此起发掘南宋皇陵掘宝物的歹心,这个想法同时又得到演福寺僧允泽的赞成和支持。杨琏真伽决意付诸行动。

于是,他们制造借口,让泰宁寺僧宗恺、宗允等诈称杨侍郎、汪安抚侵占寺地,挑起争端。

这时,杨琏真伽“出给文书”,派人前去发掘。他们遭到看守陵园的陵使罗铣的阻止,与之极力争执,被僧允泽率凶徒痛打,以刀威胁,令人将罗陵使强行赶走。罗铣力争不胜,只有伤心大哭。

杨琏真伽率徒:

永穆陵的宝物被劫走,理宗的头顶骨也被截去,被西僧当作饮器,行酒作乐,肆意侮辱。

杨琏真伽一伙盗陵之事使当地许多人义愤填膺,山阴义士王英孙不忍皇陵遗骸暴露,遂邀集义士唐珏、林景熙等四人密谋,冒死潜入陵寝以羊骨调换陵中真骸,分别藏以石函,秘埋于兰亭天章寺前,其上种植冬青以为标记。世人称此五人为“冬青五义士”。

他们的义举受到了宋遗民和后人的高度赞扬。另外,南宋皇陵守陵人罗铣对皇陵忠实守护以及勇敢地与杨琏真伽一伙歹人抗争,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宋六陵遭到惨重的破坏,在历代皇陵中也是遭遇最惨的。

明代袁宏道在《宋六陵记》中写道:

在南宋诸帝陵墓中,理宗的陪葬品之“厚”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他生前奢侈的生活状态。这与其晚年的贪欲是分不开。

作为一个从民间起家的皇帝,他前半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注意节俭的,后期则变得极其贪图享乐。虽有大臣不断批评,他也没有真正收敛。到贾似道入朝以后,就更加毫无顾忌地沉溺于声色之中了。理宗永穆陵内珍贵的殉葬品可惜只是成全了杨琏真伽等一群凶僧歹徒们。

杨琏真伽盗掘永穆陵后,造成理宗身首不全,其头颅被截去,甚至被作为“饮器”。杨琏真伽败后,元朝没收其财物,理宗头顶骨归元朝内府,以赐帝师。明初又辗转流离,流落到僧人汝讷的手中。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与侍讲学士危素讨论宋元兴替问题,危素提到:

朱元璋于是命北平守将吴勉访求理宗顶骨所在,“果得之西僧庐中”,随即送到南京,朱元璋“命有司厝于京城之南”。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命丞相李善长索宋理宗顶骨于北平大都督府。守臣吴勉、西僧汝讷“监藏深惠,以顶骨来献”。诏付应天府守臣夏思忠。四月,“瘗诸南门高座寺之西北”,“葬金陵聚宝山,石以表之”。

洪武二年(1369)五月,遣使访历代帝王陵寝。六月,朱元璋览浙江行省进上的南宋诸陵图。于是,“命启瘗南归,藏诸旧陵云”。

至此,自1278年理宗陵寝被掘,到1369年在明太祖朱元璋干预下,理宗顶骨经过九十一年漫长岁月的辗转流离,又重归原穴,理宗得以魂兮归来,安息于九泉之下,总算有了归宿。

明朝彭玮说:

明太祖朱元璋让理宗顶骨归葬的做法是顺应人心的,符合人道和正义的原则,当然其中也体现着汉民族内心深处对于理宗的民族感情。

南宋被元朝灭亡,汉民族遭受了沉重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感到异常痛苦和愤慨,理宗身后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他们的同感,流露出了深深的同情。这是可以理解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的黑暗腐朽统治,为理宗头骨安排个好的结局,是符合当时民心的,从现在看来也是有远见的。

固然,从理宗是导致南宋灭亡的皇帝之一的角度来说,他死后的悲剧事小,而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事大。同时,理宗身后的不幸遭遇也是南宋亡国后“南人”不幸遭遇的一个缩影。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