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历史事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我的感受)
1907年春,孙中山委任新加坡华侨、三合会首领许雪秋(新加坡的华侨富商子弟)为中华革命军东军都督,潜回广东潮州主持起义。许雪秋到潮州后,与黄冈三合会首领陈涌波取得联系共商举事,但闻讯赶来的清军也加大力度搜捕,许雪秋等人只得仓促起义,很快攻下黄冈,并以“大明都督孙文”的名义发出安民告示,随后赶来的清军围住黄冈,起义很快被镇压。革命党人在?黄花岗?起义前?先后发动9次类似?起义?,但都因准备不足,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革命进入低潮,且清廷又力推宪政改革,革命的空间越来越小,许多革命党人对革命前途不报太大希望。
黄冈起义誓师出发,同盟会打响反帝反封建第一枪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历史事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我的感受)
洪门屡起屡扑,黄兴认为仅依靠帮会还是成不了气候。此时,同盟会绝大多数人也都认识到帮会力量的不足,开始将眼光投向满清“新军”(甲午战败后,清廷效法西洋练兵,招募汉人编练而成)。为此,同盟会南方支部负责人胡汉民指示同乡赵声、朱执信等人努力做广东新军的工作。广州新军炮队见习排长倪映典在革命党人的影响下加入同盟会。
清廷操练新军
1910年2月初,清廷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赵声、倪映典等人决定趁机起义,新军为主,帮会分子次之。但最终仍被清军扑灭,倪映典牺牲,赵声逃到香港。连续的失败,让同盟会员更对起义失去信心,转向暗杀清廷大臣,孙中山、黄兴商议之后,觉得有必要再次兴起一场大的起义来振奋人心。
当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以广州新军为主,另选革命党五百人组成敢死队,联合洪门三合会、三点会一起举事。计划非常周密:先占广州,然后兵分三路,黄兴率一军入湖南,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京。
1911年4月,一切安排妥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成功,虽然孚琦被杀,但温生才也被抓住杀害,不幸打草惊蛇。广东巡抚张鸣歧认为,这是起义先兆,于是下令广州全城戒严,派人收缴了新军的枪械,派出大批警察、密探加强巡查,革命军储藏军火的地点多处被破坏。
为了准备起义,孙中山在华侨中大规模地筹集资金,聚集了史无前例的巨款,特别是加拿大致公堂甚至将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埠三地四栋致公堂大楼典押,立即筹足15万美元汇往香港。
新军武器被缴,无法参加起义。起义人数只有数百人,这大大增加了失败的风险。黄兴准备放弃起义,图谋再举。然而喻培伦(专研化学,研制炸弹,最后英勇就义)却慷慨地说:“花了华侨那么多钱,同志们从日本、南洋、内地各处赶来,决心拼搏,但举事一缓再缓,怎能让人不灰心!如果我们不发动起义,如何对得起为我们出钱出力的华侨?如何对得起我们受苦受难的同胞?就算是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要把起义进行下去!”
1911年4月27日17时30分震惊中外的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带领敢死队一百二十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直扑督署。随后,清军大队人马赶到,各路队伍和清军开展了激烈巷战,彻夜不休。由于新军无法加入,陈炯明、胡毅生逃到城外,姚雨平因未能及时领到枪械而没给予积极响应,只剩黄兴一路孤军作战。
起义失败后,革命党收殓牺牲的烈士遗骸七十二具,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洪门中人就有68人。
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很多都是国家栋梁之才,有同盟会炸弹大王喻培伦、日本庆应大学高材生林觉民、日本学习陆军的方声洞、华侨耶稣会传教士李炳辉……
林觉民在起义前曾绝笔?《与妻书》,“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他牺牲时年仅24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极大?震?憾?国内?及?海外,虽然失败,但它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使得不久之后的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并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
写在文末:认真创作,铧犁躬耕。近日,再出续篇。欢迎点赞评论,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