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位晋升顺序(清朝妃位晋升顺序)
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详,故不得而知。
周朝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一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后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妃位晋升顺序(清朝妃位晋升顺序)
《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宫。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秦朝
后宫之首:皇后
第一级:夫人第二级:美人
第三级:良人第四级:八子
第五级:七子第六级:长使
第七级:少使
秦朝灭亡六国,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公主们“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故秦朝后宫,宫备七国,爵列八品。秦始皇每攻破诸侯,便在咸阳北阪上仿造其宫殿,将俘获的诸侯美人以及钟鼓声乐充实其中,所以杜牧的《阿旁宫赋》说,秦皇后宫后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将渭水都染成红色,可见其后宫妇女之多。秦皇嫡妻称皇后,妄称夫人,夫人之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可惜秦朝后宫虽人数众多,却除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外,余无一人青史留名。
西汉
西汉踵秦之后,除嫡妻皇后为女主外,掖庭嫔妃增至十四等。昭仪一,婕好二,烃娥三,容华四,美人五,八子六,充依七,七子八,良人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十四。这些人或者有爵、有位,或者有品有秩。但她们除非事迹特别昭著,一般史籍不作记载。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
东汉认为前朝妇制莫理,故尽行旧制,后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另外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无爵秩。光武帝刘秀先妻阴丽华,后出于政治需要又与郭圣通联姻,二人俱为贵人。在立谁为皇后的问题上,由于阴丽华的推辞,郭圣通便当了皇后。汉明帝的马皇后、汉和帝的邓皇后是东汉一代名后,她们也都是由贵人升任皇后的。
隋朝
魏晋南北朝的后宫名号序位屡有增减,既有“以朴素自居,后宫备位,其数多阙”的陈霸先,也有“外行其志,内逞其欲,溪堑难满,采择无厌”,以至后宫名号序位不能详录的北周宣帝刘密。隋文帝取代北周,思革前弊,因而后宫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不设三纪,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人。至独孤皇后死后,始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隋炀帝即位后,“后妃嫔御无嫠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而且,炀帝参详典故,另出心裁,给贵妃、九嫔、世妇、御女各取名号,各有品秩。贵妃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第一品;九嫔有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第二品;世妇有婕好十二人,第三品;美人、才人十五人,第四品;此外御女有宝林、御女、采女,宝林二十人,第五品;御女二十四人,第六品;采女三十七人,第七品。
唐朝
唐高祖武德初年,参照隋朝旧制,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制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宋朝
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
元朝
元朝时,后宫位号简单朴素,只设有皇后、妃、嫔三等,但人数不定。虽然位号很少,但这不代表后宫人数也简单,元朝后宫以“斡儿垛”来区分后妃的地位,斡儿垛是宫帐的意思,一座宫帐里面可能同时住着好几位皇后和嫔妃,而在众多宫帐中,以第一宫帐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
明朝
明代后妃的封号按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等。
终明一朝,共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级,但各时期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
清朝
清朝的后宫妃嫔有八个等级,由上而下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皇后设1名,居中宫。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皇贵妃设1名。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为顺治帝册封他所宠的董鄂妃时所设,此後渐成定制。后来的妃嫔如欲继立为中宫时,一般会先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暂摄后宫,待先皇后丧期满再封为皇后。
妃设4名。妃朝冠,冬熏貂,夏青绒顶,二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九,上衔猫睛石,周缀金凤五,饰东珠各七,翟尾珍珠一百八十八。
嫔设6名,嫔朝冠,冬熏貂,夏青绒,顶承金翟,上衔啰子,周缀金翟石,饰东珠各五,珍珠各十九,后金翟不饰猫眼石,垂珍珠一百七十二,结饰东珠,珍珠各三。
贵人没有定数。清制妃嫔自皇贵妃至嫔皆有定数,贵人位列诸妃嫔下,无定数,仅比常在、答应位高。
常在没有定数。清宫妃嫔制度中的低阶称谓之一,比“答应”这最低级妃嫔位分高一级。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或常在。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贵人,嫔,妃,贵妃。
答应没有定数。答应在皇帝的妻妾中虽处于下层,但大小也是个“主”,在名义上也就与宫女、太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