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首都(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据最新的统计,亚美尼亚人口总数为306万,主体民族为亚美尼亚族,约占总人口的96%。让人称奇的是,亚美尼亚的海外侨民居然超过了国内人口,仅美国就有约50万亚美尼亚裔。
亚美尼亚人的祖先生活在南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北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860年,乌拉尔图人在亚美尼亚高原上建立了乌拉尔图王国,这是一个非亚美尼亚人统治的王朝。
>亚美尼亚首都(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直到公元前7世纪,随着乌拉尔图王国被外族所灭亡,亚美尼亚人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本民族的王朝—耶烈万杜尼王朝,邻国称其为亚美尼亚。
然而,这个本民族王朝的统治很不稳固,在强邻环伺之下,先后臣服于波斯、马其顿帝国,中世纪时又遭遇了阿拉伯、拜占庭、蒙古、奥斯曼帝国和伊朗萨法维王朝的势力介入。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亚美尼亚几乎是在没有本族政权的情况下延续了自己的文明,这一点颇有点像流浪的犹太人。事实上,亚美尼亚人也的确有着犹太人的长处—善于经商。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汉朝彻底打通了河套走廊,汉朝的丝绸得以通过西域输送到西亚甚至更远的罗马。
公元前53年,罗马共和国和安息帝国在卡莱(今土耳其哈兰)爆发战争,罗马军队第一次从敌人的旗帜上见到了一种据说来自中国的美丽的编织物(丝绸),这种华美的织品很快在罗马大受欢迎。
当时刚好地处欧亚交通的十字路口又是罗马盟友的亚美尼亚的首都阿尔塔沙特被罗马批准为唯一允许购买丝绸的地方。
由此,亚美尼亚成为了汉朝丝绸进入大夏国再转向罗马的贸易中转站,亚美尼亚的历史学家开始有意无意的将本民族与汉朝之间建立某种微妙的联系。
据《亚美尼亚史》记载,对军队拥有世袭指挥权的最显赫的亲王家族—马米科尼扬的家族谱系,曾声称自己的祖籍是中国,两位祖先马米科和科纳克是中国丞相的儿子,父亲死后,皇帝娶了他们的母亲,并生下了同母异父的弟弟德森巴库(德森是中国人的意思,巴库则有天子的意思)。
马米科和科纳克试图篡夺皇位,失败后逃亡大夏国。德森巴库要求引渡叛徒,但大夏国国王拒绝了这一请求,将两兄弟送到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接壤的地方。
亚美尼亚亲王家谱传说在我国史书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来佐证,有附会之嫌,但传说的背景却并非空穴来风。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至永元六年(公元94年),将军班超正率领汉军重新获得对中亚的贸易通道控制权,亲王家族的传说恰好契合了亚美尼亚和汉朝之间的间接贸易往来的大时代背景。
事实上,亚美尼亚与汉朝的贸易始终需要通过大夏国来完成,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主要源自希腊地理学家的描绘,还有商人和旅行者的传闻。
公元667年,亚美尼亚数学家阿纳尼亚·德·希拉克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中国:“中国位于斯基泰人的东部,一直延伸到不为人知的疆域……他们的国王被称为天子,住在西拉城里……植物发出芳香,到处是宝石和金子。……居民拥有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所享有的真福”。
1239年,蒙古帝国西征,先后摆脱阿拉伯、拜占庭和塞尔柱土耳其控制的亚美尼亚这次没有做任何抵抗就做了蒙古的盟友,得益于西征统帅旭烈兀与元世祖忽必烈的亲密关系,大量亚美尼亚商人进入到了泉州,并将大量的中国元素带回了亚美尼亚。
在1287年阿克纳修道院的福音书插画中,描绘了穿着四足龙袍的约翰内斯大主教正在祝圣的场景,而众所周知,皇帝龙袍为五足,四足则是皇子的穿着,大主教的这身打扮,颇有点皇室血统的寓意。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了亚美尼亚人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善于经商的亚美尼亚人则靠做仆人、工匠和小商人游走于世界各地。
奥斯曼帝国崩盘后,亚美尼亚于1920年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并在1936年作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1991年9月21日,经全民公决,亚美尼亚独立,同年12月,苏联解体。
可以说,长达千年的迁徙流浪造成了如今海外侨民比本国人口还要多的奇特场景。然而,正是这些侨居海外遍布美欧的亚美尼亚裔对亚美尼亚的大量投资,使得亚美尼亚这个人口只有300万的小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21世纪初的10年里保持了10%以上的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