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拓跋珪怎么读(拓跋珪娶了自己的姨母)

趣找知识 2023-05-17作文素材
北魏帝国的成长,建立在前秦帝国崩溃的基础之上。想当初,前秦帝国征服了拓跋部之后,通过扶植两大匈奴部族(刘卫辰、刘库仁)的方式,来压制各大鲜卑部族(拓跋部、

北魏帝国的成长,建立在前秦帝国崩溃的基础之上。

想当初,前秦帝国征服了拓跋部之后,通过扶植两大匈奴部族(刘卫辰、刘库仁)的方式,来压制各大鲜卑部族(拓跋部、贺兰部),在长城以北地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

坚自至朔方,以卫辰为夏阳公,统其部落。——《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

>拓跋珪怎么读(拓跋珪娶了自己的姨母)

建国三十九年,昭成暴崩,太祖未立,苻坚以库仁为陵江将军、关内侯,令与卫辰分国部众而统之。——《魏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但随着前秦帝国的崩溃,刘库仁和刘卫辰的统治秩序自然也无法顺利维持,整个长城以北地区充满了不安与躁动。

当拓跋珪活跃在长城以北地区的时候,他的主要对手就是刘库仁一系。因为此时的拓跋部是刘库仁的附属,如果拓跋部试图复兴,就必然会侵犯刘库仁一系的既得利益。

面对拓跋珪的步步紧逼,刘库仁一系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里面当然有前秦帝国崩溃的大环境影响,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刘库仁一系发生了内讧。

刘库仁死后,他的弟弟刘眷和儿子刘显为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最终的结果是刘显杀死了自己的叔叔刘眷。这种家族内部的火并,通常是没有胜利者的,因为这种行为必然会大幅损伤家族的实力。所以在火并结束后没多久,鲜卑的各大部族就先后背叛了刘库仁一系。

其后,徙牧于牛川,库仁子显,果杀眷而代立。——《魏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史书说:刘显害怕拓跋部复国,于是就密谋要杀掉拓跋珪。拓跋珪在自己母亲的保护下逃到了自己舅舅贺讷那里。贺讷大概是拓跋珪的忠实粉丝,所以就拥立拓跋珪登上了王位。而刘显为了阻止拓跋珪成就大业,就撺掇拓跋珪的叔叔拓跋窟咄起兵攻打拓跋珪。

九年,库仁子显杀眷而代之,乃将谋逆。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于众中,帝乃驰还。是时故大人梁盖盆子六眷,为显谋主,尽知其计,密使部人穆崇驰告。帝乃阴结旧臣长孙犍、元他等。秋八月,乃幸贺兰部。——《魏书》·卷二·帝纪第二

这只是历史的表象,真实的历史显然没有这样简单。

在当时的长城以北地区,主要有三大部族;一个是匈奴刘氏,代表人物是刘显;一个是鲜卑贺兰部,代表人物是贺讷和贺染干;一个是鲜卑拓跋部,代表人物是拓跋珪和拓跋窟咄。

这三大部族在争夺军政资源时,通常是各有胜负的。在争斗的初期,谁也没有把握完全征服另外两个部族。

在前秦帝国统治期间,刘氏是长城以北地区最强大的部族。可随着前秦帝国的崩溃,刘氏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拓跋部一直是长城以北地区最强大的一个部族,可随着前秦帝国的到来,拓跋部保守打压。虽然此时的前秦帝国已经崩溃,可拓跋部一时还没能重新站起来,所以只能受制于刘氏和贺兰部。

贺兰部的实力应该弱于刘氏和拓跋部,但前秦帝国统治期间,贺兰部并未受到太大的打压。前秦帝国崩溃之后,贺兰部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使得贺兰部得以迅速成长,并成为了能与刘氏和贺兰部相提并论的强大部族。

随着斗争的白热化,长城以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转变,刘显和贺讷各自拥立了一个拓跋部成员,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刘显拥立了拓跋窟咄,贺讷则拥立了拓跋珪。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总会联想起东晋帝国的建立过程。

司马睿的实力不足以建立一个帝国,但各大豪门士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合力将司马睿推上了皇位,并建立了东晋帝国。

拓跋珪的实力如何?显然也不足以建立一个帝国,可由他建立的北魏帝国,却成为了一个超越后赵帝国和前秦帝国的存在。

司马睿之所以能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主要是因为他获得了王导等人的支持。王导之所以愿意支持司马睿,显然是因为这样做符合他的利益。

拓拔珪之所以能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主要是因为他获得了舅舅贺讷的支持。贺讷之所以愿意支持拓跋珪,显然也是因为这样做符合他的利益。

虽然起家方式差不多,但拓跋珪和司马睿又有一些不同。

司马睿在豪门士族的裹挟下称帝,却无法成为货真价实的帝王,王敦之乱让他丢尽了脸。

可拓跋珪却绝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帝王,主要原因就是他打服了自己的支持者。拓跋珪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因为他英勇无敌,主要是因为拓跋部的实力确实强大。

司马睿也曾通过扶持寒人的方式打击王导等人,只不过他最终失败了。

再看看拓跋珪的手段:在决定后燕帝国命运的参合陂之战中,拓跋部已经基本控制了北魏帝国的军事主力。所以在外部大局已定的前提下,拓跋珪可以更从容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挨个收拾实力派。

珪使陈留公虔将五万骑屯河东,东平公仪将十万骑屯河北,略阳公遵将七万骑塞燕军之南。——《资治通鉴》·晋纪三十

被拓跋珪收拾的实力派可不仅仅是各大豪门士族,还包括拓跋部的其他成员。比如说参合陂之战的大军统帅拓跋遵和拓跋仪,都在不久后被拓跋珪杀死了。

舅舅贺讷在拓跋珪和慕容麟的联合打击下一败再败,最终只得乖乖听命于拓跋珪。

讷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讷以元舅,甚见尊重,然无统领,以寿终于家。——《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贺讷等

从贺兰部的角度来看,这是拓跋珪忘恩负义;但从拓跋珪的角度来看,贺兰部敢与自己分庭抗礼,实在是大逆不道。贺兰部认为拓跋珪只是他们扶持的傀儡,拓跋珪则认为贺兰部只是一群有眼光的投机者,自己给了他们回报,他们却不知足。

看到贺讷的下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外姓人,居然想控制拓跋部的领袖,本身就是没什么希望的。如果刘显拥立的拓跋窟咄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刘显的下场也不会比贺讷号多少。

很多人都喜欢强调贺讷与拓跋部的亲戚关系,这当然是贺讷的筹码之一,但刘显与拓跋家族同样有亲戚关系。在那个政治联姻司空见惯的时代中,两个部族之间有亲戚关系也并不奇怪。

从拓跋珪和拓跋窟咄的身份来看,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在苻坚看来,拓跋窟咄比拓跋珪更有资格称王。所以当前秦帝国征服了拓跋部之后,还将拓跋窟咄迁到了长安。

这是征服者的惯用手法,将最有威胁的人带回自己的大本营,可以避免他在征服区聚众闹事。带走了拓跋窟咄,却留下了拓跋珪,这说明在苻坚看来,拓跋窟咄比拓跋珪更有威胁。

昭成崩后,苻洛以其年长,逼徙长安,苻坚礼之,教以书学。——《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史书说苻坚认为拓跋珪才是拓跋部的合法继承人,所以才留下了他,这显然是胡说。当初拓跋部像后赵帝国称臣,首领拓跋翳槐将自己的弟弟拓跋什翼犍送到后赵当人质。拓跋翳槐临终之前,遗命远在后赵的拓跋什翼犍继承自己的位置。虽然众人都有心让拓跋什翼犍的弟弟拓跋孤上位,但拓跋孤最终迎回了拓跋什翼犍。

对比一下拓跋什翼犍在后赵的待遇,就知道拓跋窟咄在拓跋部的真实地位到底如何了。

拓跋窟咄和拓跋珪相比,谁的上位更有说服力呢?谁的上位更能获得法理的支持呢?从拓跋部的实际情况来看,还真是很难说清楚的。

因为拓跋珪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所谓“太孙”的身份(拓跋什翼犍的长子拓跋寔君谋逆,拓跋珪是其次子拓跋寔的遗腹子),但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游牧民族中,父死子继都很难确立,兄终弟及也是比较普遍的事。所谓的“太孙”又能有多大分量呢?

如果拓跋窟咄获胜,拓跋珪则必然会被写成一个篡位的小人。贺讷拥立拓跋珪,必然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刘显拥立拓跋窟咄,则完全是出于忠心,因为拓跋窟咄从小就骨骼精奇,一看就是百年难遇的大才。

而当拓跋窟咄成佛作祖之后,也必然会与刘显发生矛盾。打垮刘显之后,刘显也会变成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贺讷一样。

单从实力来看,拓跋珪也不具备与拓跋窟咄相争的资格。刘显的势力明显大于贺讷,拓跋窟咄的个人优势也明显大于拓跋珪。面对拓跋窟咄的进攻时,拓跋珪一时间众叛亲离。

八月,刘显遣弟亢泥迎窟咄,以兵随之,来逼南境。于是诸部骚动,人心顾望。帝左右于桓等,与诸部人谋为逆以应之。——《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太祖纪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后燕的慕容垂对拓跋珪伸出了援手。慕容垂派慕容麟率军帮助拓跋珪,有了慕容麟的帮助,拓跋珪打败了拓跋窟咄,最终成为了拓跋部无可争议的首脑。

遣行人安同、长孙贺使于慕容垂以征师。垂遣使朝贡,并令其子贺驎帅步骑以随同等。——《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太祖纪

慕容垂帮助拓跋珪,是因为这样做最符合后燕的利益。西燕的慕容永在一旁虎视眈眈,只要有机会,慕容永一定会想办法插手长城以北地区的战斗。

而此时的拓跋珪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会失败。一旦拓跋珪失败,拓跋窟咄就能轻松地整合长城以北地区,这对于后燕而言,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问题就在于:慕容垂完全可以有限支持拓跋珪,使得拓跋珪和拓跋窟咄的势力达成平衡,这样才能使后燕的利益获得最大化。否则一旦拓跋珪胜出,对于后燕而言,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慕容垂只是有限地支持拓跋珪,那么拓跋珪最多也就是成为长城以北地区的强大实力派之一,绝不会有整合资源的机会。

因为在打败拓跋窟咄之后,长城以北地区还是处于刘氏、贺兰部和拓跋部三大部族各据一方的状态之下,再远处还有刘卫辰一系和柔然等强大的势力集团。在这种背景下,拓跋珪绝没有威胁后燕的机会。

问题就在于:慕容垂为什么要如此大力地支持拓跋珪,以至于养虎遗患呢?

在我看来,答案只有两个字:贪婪。

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刘卫辰向燕国进贡马匹,却被刘显中途抢走,慕容垂勃然大怒。而拓跋珪听从了长史张衮的建议,决定出兵歼灭刘显。于是在慕容垂派兵进攻刘显的过程中,拓跋珪也率领军队赶来帮忙,最终在弥泽击败了刘显。这一仗,直接把匈奴刘氏(刘库仁一系)打得一蹶不振。

刘卫辰献马于燕,刘显掠之。燕主垂怒,遣太原王楷将兵助赵王麟击显,大破之。显奔马邑西山,魏王引兵会麟击显于弥泽,又破之。——《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

分析一下这次事件,到底是后燕帮助了拓跋珪呢,还是拓跋珪响应了后燕呢?这是糊涂账,说不清楚。拓跋珪当然在这次事件中获利了,但同时获利的还有贺兰部。

但不可否认的是,最大的好处明显被后燕获得了。据史书记载:刘显逃窜至西燕,慕容麟夺取了刘显的所有部众,抓获的马牛羊以千万计数。

显奔西密,麟悉收其部众,获马牛羊以千万数。——《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

拓跋珪或许能在战争中获利,但我们后燕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我们后燕联合拓跋珪,一起瓜分长城以北地区的军政资源,结果一定是我们后燕大口吃肉,拓跋珪小口喝汤。

慕容垂为什么会一直帮助拓跋珪?大概就是出于这种心态吧?

所以当拓跋珪决定对贺兰部动手的时候,后燕又出兵了。战争过程很顺利,后燕同样攫取了大量的军政资源。

但慕容垂的这种贪婪,却使得长城以北地区出现了一个无可制约的霸主。

虽然在与后燕合作的过程中,拓跋珪只能小口喝点汤,但当他消灭了刘库仁一系和贺兰部之后,立刻开始对柔然和刘卫辰一系用兵。这一次,拓跋珪没叫上后燕。

卫辰单骑遁走,为其部下所杀,传首行宫,获马牛羊四百余万头。——《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匈奴刘聪等

当拓跋珪把这两个势力打得头破血流之后,又将矛头对准了后燕。后燕面对拓跋珪的进攻,却总是用一种很毛躁的方式来应对,以至于越打越被动。

贪婪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拓跋窟咄效忠于西燕的慕容永,如果拓跋窟咄获得了胜利,对于慕容垂所在的后燕也将大大不利。

尽管拓跋窟咄有慕容氏的血脉(他的母亲出自慕容氏),但慕容垂依然决定帮那个和自己毫无瓜葛的拓跋珪,这就是赤裸裸的利益考量。

后燕最终输给北魏,在我看来并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地缘的问题。只要长城以北地区出现了一个无可争议的霸主,长城以南的政权必然会头痛无比。

别说后燕这样一个割据政权,就算是统一的中原王朝,对此基本也是无可奈何的。

汉高祖刘邦很牛,但也被匈奴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只能带着美女和钱粮去换和平。

汉武帝刘彻很牛,但他几乎耗尽了文景两朝的全部积累,最终打得大汉帝国户口减半,匈奴也没能被完全消灭。

看得再久远一点,秦始皇时期,长城以北地区并没有出现无可争议的霸主,但秦始皇依然是整天修长城,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燕输给北魏,真的不算丢人。

许多人在说起拓跋珪的时候,总说他英明神武霸气外露,所到之处望风而降。

可只要看看基本的历史事实,就应该明白一点:拓跋珪能一步一步走到最后,并成功建国立业,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