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明中都(明中都皇城遗址)

趣找知识 2023-05-19作文素材
明中都复原模型>明中都(明中都皇城遗址)公元1368年,朱元璋经过16个春秋的南征北战,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便即位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都城设在应天(今南

明中都复原模型

>明中都(明中都皇城遗址)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经过16个春秋的南征北战,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便即位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都城设在应天(今南京)。

洪武元年三月,徐达带兵攻下汴梁(开封),朱元璋急忙亲临汴梁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考虑到应天偏在东南,而西北又未平定,北方十分必要设置据点。于是,他准备模仿古代两京之制,在北方再设一个京都。

朱元璋回到应天,在听取大臣意见后,8月确定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洪武二年,西北平定,朱元璋又重新考虑都城问题,决定以临濠为中都,动工修建城池宫殿。这就是后来的凤阳明中都城。

中都城占地广阔,建筑宏伟,里外三道城,外面一道为中都城,中都城的中央是皇城,皇城之内是紫禁城。

中都城周长约60华里,北墙位于沿淮长达10华里的内泻湖边缘,凭水为阻;南墙恰好在东西向大涧北岸,以涧为濠;西墙西抵南北上下起伏的马鞍山西麓,依山为险;东墙和西南角将独山和凤凰嘴山包于城中。

中都城最初设计十二个城门,后建为九个门:正南三个门,中为洪武门,西为前右甲第门,东为南左甲第门;东边三门,中为独山门,北为长春门,南为朝阳门;北边二门,西为后右甲第门,东为北左甲第门;西边一门,曰:涂山门。

每座城门以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纵横交错,形成二十八街、一四坊、三市、四营、二关厢、十八水关。皇城周长十三里半,开四门,正南为承天门,正东为东安门,正西为西安门,正北为北安门。紫禁城周长六里,有四个城门,分别为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

每座城门上都有城楼,午门为五凤楼,城四角有角楼。皇城内正殿左右为东西二宫,两翼为文、武二楼和文华、武英二殿;后宫两侧序列着六宫。皇城午门南面,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坛。中都城的洪武门和皇城的承天门之间,另有一门叫大明门;在承天门与紫禁城午门之间有一个端门。

大明门广场东西两侧,左为城隍庙、中都国子学,右为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广场前垂直于大明门的洪武街两旁。为左右千步廊;平行于大明门的云霁街东西两端,遥相对称矗立着鼓楼和钟楼。中都城的建筑是高标准的,不仅要求雄伟宏壮,而且讲求精美华丽。殿宇要雕梁画栋,连石构建筑也要“雕饰奇巧”。为求坚固,一些建筑用桐油、石灰、糯米作浆砌砖,在关键的部位甚至用生铁溶灌。

中都城龙纹须弥座石雕

在朱元璋的重视和督促下,经过6年的紧张施工,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基本建成了中都外城、禁垣、皇城、宫殿、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太庙、大社稷、圜丘、方丘、日月山川坛、观星台、百万仓、公侯第宅、军士营房、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城隍庙、会同馆、中都国子学、鼓楼等大型建筑工程。在这“功将完成”,即将竣工时,洪武八年四月二日,朱元璋带着喜悦的心情,“亲至中都验功赏劳”。但二十天后,朱元璋却闷闷不乐地返回应天,四月二十八日突然下诏,“罢建中都役作”。中都城的建设由此停止。

营造明中都城复原模型

朱元璋营建中都的决心本来是很大的。建都之初,刘基就直接表示反对,但朱元璋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心营造。在这“功将完成”之时,又突然下令停建,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当时明朝廷讳言罢建原因,所以史料隐约其辞,记载不详,因此“罢建中都”成了难解之谜。到目前为止,关于罢建中都的原因说法尚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说法之一:因劳费太大而罢之

这是官家史料所记载。《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载:“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造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国榷》亦记载:“至是费剧,寝之。”①

朱元璋本人也是这么说的。他在离开中都之前,在圜丘祭告天地时,向皇天后土请罪,说:“昔者元政不纲,英雄并起,民不堪命,苦殃不可禁。荷蒙昊天上帝后土皇帝祗悯世民之艰苦,授命于臣,赐以文武,人多良能。八年以来,除民祸殃。臣蒙上帝后土之恩,文武之能,非臣善为。当大军初渡大江之时,臣每听儒言,皆曰:‘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既听斯言,怀之不忘。忽尔上帝后土授命于臣,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遂议群臣,人皆曰:‘古钟离可。’因此两更郡名,今为凤阳,于此建都。土木之工既兴,役重伤人。当该有司叠生奸弊,愈觉尤甚。此臣之罪有不可免者。然今功将完成,戴罪谨告,惟上帝后土鉴之。”②

中都城城墙文字砖

说法之二:因刘伯温建言而罢之

《明史·刘基传》记载:“(刘)基有妻丧,遂请告归。时帝方营中都,又锐意灭扩廓。基濒行,奏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乾隆年间《凤阳县志》据此认为:“罢建中都,盖因(刘)基之奏云。”③

民间传说也是这么说的。相传,朱元璋称帝后,决意在家乡凤阳建都,刘伯温不赞成,向朱元璋奏议道:“凤阳虽帝乡,但是天险不足。北面远有方邱湖,近有马鞍山。方邱湖芦苇丛生,能藏兵百万;马鞍山上支大炮,一炮可轰倒紫禁城,地形太不利。”

朱元璋听了,问道:“依先生之见,我的都城设在何处为好呢?”刘伯温知道,朱元璋一心想着在他的家乡建都,说远了他还是不能同意,想了想便答道:“向南迁移一箭之地。”朱元璋一听,果然觉得不远,还是在他的家乡,当即答应说:“就依先生之见吧!”随即传来一名会射箭的武土,在已经确定的皇城南门口,向南射了一箭。谁知这箭射出以后,半空中飞来一只老鹰,猛地伸出双爪,夹起那支箭,向南飞去,一直飞到南京城的上空,然后丢下那支箭,云逸他去。

这一箭既然落在南京,朱元璋也就只好在南京建都了。凤阳如今有个地方叫殷家涧,传说就是当年那老鹰夹箭的地方,原来叫“鹰夹箭”。

说法之三:因工匠反抗而罢之

洪武十年十月丙子朔,南京改建社稷坛成,行奉安礼,朱元璋在亲撰的《奉迎社稷祝文》中说:“曩者建国之初,立神坛于此。其宫殿城垣,一切完备。后因工匠厌镇百端,于心弗宁,复命工兴造宫室,亦已完备。于社稷之思,想必有厌。故将神坛建于午门之右。工既完成,理合奉迎安祭,谨告。”④罢建中都两年以后,朱元璋说到凤阳镇压工匠事件,还“于心弗宁”,这就是“罢中都役作”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营建中都的劳资耗费的确是相当大的。例如工程中所需的大量木材,要从四川、湖广等地运来。因为木料十分巨大,运输十分困难,需用特制的三十二轮大车载运。—辆大车要用二百多人拉动。—根本头从产地运到凤阳,总计要花万把个工,可见营建中都工程的艰难。营建城垣和宫阙的工匠、役夫,人很多,劳役也很重。“役重伤人”,加上督工、监工的压榨、剥削,许多人“病无所养,死无所归”,“军士多以役死”,上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洪武八年,朱元璋亲至凤阳验功时,一些工匠竟向他造起反来。

《明史·薛祥传》中记叙当时情况说:“时造凤阳宫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镇法,帝将尽杀之,……”⑤弄得朱元璋不得不使用了镇压的办法。但是,工匠的反抗并没有被压制下去,反而更加高涨起来。

朱元璋毕竟是个明智的皇帝,他在镇压了工匠的反抗之后,深感情况不妙。工匠的反抗,代表着“终岁在宫供役”的百万劳动人民的情绪,同时,也必然得到广大军士的同情,以及众多的移民和罪犯的支持。朱元璋本身是造反起家的,深知人民群众的反抗作用,基于这些,他决定立即罢建中都,以缓和他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明中都城遗址城门

说法之四:因削弱淮西勋贵势力的需要而罢之

如果说罢建中都的原因,“劳费之剧”是其表象,刘伯温建言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工匠反抗是其真正的本质的话,那么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罢建中都之名,行削弱淮西勋贵集团的势力之实。

朱元璋从凤阳回到应天,听报刘伯温吃了左丞相胡惟庸送去的毒药死了的消息后,罢建中都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从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死的事件中,看到了淮西勋贵集团势力的膨胀,以及对自己皇权的威胁。

原来朱元璋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淮西籍将臣特别优待,重用了一大批淮西籍将臣。第一次大封功臣,进封公爵的6人全是临濠府籍,进封侯爵的28人中又有16人是临濠府籍。可是,当朱元璋准备迁都临濠,和他们一起衣锦还乡,依靠他们维护和巩固大明江山统治时,这些淮西勋臣开始不听约束,恃功骄姿起来。他们不但自己越礼犯规,还排挤、打击非淮西籍的大臣,扩大自己的权势。

对此,朱元璋念及旧情,采取宽容态度,一再教育。当发生了诸勋臣所赐公田庄佃,多倚冒犯,凌暴乡里,而诸勋臣亦不禁戢事件后,朱元璋召诸勋臣谕之曰:“古人不亏小节,故能全大功;不遗细行,故能成大德,是以宝贵终身,声名永世。今卿等功成名立,保守晚节,正当留意!”⑥

皇上一番语重意长的忠告,淮西勋臣当作耳边风,听不进脑子里,依然我行我素,竟然连开国重臣、已经告老还乡的刘伯温也不放过,还派医生以送药的名义,下毒药毒死。朱元璋由此想到,如果建都凤阳,这些已经执掌了军政大权的淮西勋臣,再利用家乡盘根错节的宗族关系结党营私,对朝廷的威胁将更大。一旦淮西勋贵集团形成,那时整个局面就难以控制了。为了削弱这股势力,朱元璋来一个就梯子下楼,借建中都“劳费”之名,打着抛弃乡土观念的旗号,停止了大兴土木六年的中都建设。

以上关于中都城罢建原因的四种说法,应该说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除了传说之外,便是推论,都未能找出有力的文字根据。也就是说,其中哪一种说法都不能彻底解开中都罢建之谜。

明中都城遗址

说是“因劳费太大而罢之”,是难圆其说的

据史料载:罢建中都城不到半年,南京吴王新宫大规模扩建便开始了,凤阳除中都未了工程继续施工外,先后又开始修建皇陵、十王四妃坟、龙兴寺等工程。这岂不与因劳费而罢中都役作相矛盾吗?

中都工程进行了6年,大部分项目已经建造完毕,也就是说“劳”也劳过了,“费”也费掉了,把它停下来,对于减轻劳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即将竣工的工程闲置下来,不是更加“劳费”吗?再说罢建了“功将完成”的中都城,又在应天扩建吴王新宫,时间长达两年,不是新的“劳费”吗?在凤阳,中都不建了,仍继续营建中都国子学、钟楼、鼓楼和明皇陵、龙兴寺等工程,不是还在“劳费”吗?由此看来,“劳费”二字并不是罢建中都城的真实原因。

说是“因刘伯温建言而罢之”,是难符史实的

刘伯温关于中都城建言除民间传说外,据现有史料记载,先后有三次。

第一次建言是洪武元年。《明史·刘基传》载,这一年八月初,刘伯温妻亡,请假告归,朱元璋准假。刘伯温临行前,向朱元璋奏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之地。而史料记载,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是洪武二年十月。

第二次建言是洪武四年正月。《国榷》载:“洪武四年正月初六,作圜丘、方丘……于临濠,上以画绣,欲都之。刘基曰: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⑦这一年中都城建设正红火,朱元璋不可能有罢建之意。

第三次建言是洪武四年三月。刘伯温决定告老还乡,这时朱元璋刚刚亲临视察临濠中都工地返回应天,心里高兴,便答应了刘伯温的请求。刘伯温临别时再次劝告:“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⑧朱元璋正在兴头上,仍然听不进去。

刘伯温告老还乡后,中都工程在李善长的指挥下进展加快。由此可见,刘伯温有关政治、军事上建议,朱元璋一般都是采纳的,唯独有关中都城的建议基本没听。所以说,刘伯温虽然一再反对建都凤阳,却没有起什么作用,并非乾隆《凤阳县志》所云:“罢建中都城,盖因(刘)基之奏。”而事有巧合的是,朱元璋下诏罢中都役作时,刘伯温在老家青田病死。

中都城午门下龙纹汉白玉石雕

说是“因工匠反抗而罢之”,是难令人信服的

所谓工匠反抗也只是工匠暗中表示不满,并不是公开反抗斗争。所使用的“厌镇法”是一种巫术,就是先在建筑物的主梁上描绘诅咒建筑物主人的图案,然后施以咒语,放置其上。更深夜静时,图案上的人和事便活起来,令主人不得安宁。

从文字记载来看,工匠们在大殿的主梁上绘画的是士兵持械相斗,所以,朱元璋听到的是打斗声,而不是真人造反。在薛祥的劝阻下,“为分别交替不在工者,并铁石匠皆不预,活者千数”。

作为“朕以外,天下人尽可杀”的皇帝,杀功臣勋将都是随心所欲的事,杀数百上千个工匠,又算什么呢?这决不足以令他在庄严的告祭天地祝文里公开认罪,也不至于两年后想到此事,还“于心弗宁”,更不足以令他把已经悉心经营了6年、“功将完成”的中都营建工程停下来。再说对工匠已经镇压了,头也杀了,血也流了,罢建中都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是“因削而罢之”,似乎也有些牵强

从史料记载来看,选择凤阳建都,主要是朱元璋自己的主意,淮西勋臣们只是附和并具体实施,而在罢建中都城过程中,尚未发现直接和淮西勋臣有关联的史料。

另外,朱元璋在决定建中都城前,对于淮西勋臣已有“两手”意识,就是一方面优待、重用,一方面积极防范。措施主要有:在中书省和六部安插非淮西籍的官员,这样既可团结各派势力,又可利用各派势力监视、牵制淮西勋贵;用封建的礼法严加约束;利用特务监视勋贵的活动;赐给勋臣“奴军”,奴军暗中监视勋臣。

这些措施在决定建中都于凤阳之前就开始实施了,因此可以说,在决策中都城建设过程中,朱元璋不会不考虑“勋贵势力”问题的。既然当初已经考虑,何必要到6年后工程已建差不多了才停建呢?看来“因削弱淮西勋贵势力的需要而罢之”之说,理由并不十分充足。

因此说,罢建中都的真实原因,尚待继续探究。

注:

①⑦《国榷》卷六,第522页,卷四,第437页。

②④《明太祖集》第399页,第404页,黄山书社,1991年版。

③《凤阳县志》卷十五,第26页。

⑤《明史·薛祥传》卷一百三十八。

⑥⑧《明太祖实录》卷七十,卷九十九。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