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安康公主简介

趣找知识 2023-05-21作文素材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存在感,甚至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唐朝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而说起李世民,又不得不提起为人所熟知的“玄武门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存在感,甚至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唐朝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

而说起李世民,又不得不提起为人所熟知的“玄武门政变”,因为这场政变,李世民成功走上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

>安康公主

“六月四日,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入玄武门讨伐李建成,李元吉,平之。”——《旧唐书》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带领他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其中包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在玄武门对李建成的太子党发起进攻。

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诛杀,李世民成功夺嫡。

1、长孙无忌: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不仅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而且还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

长孙无忌参与发动“玄武门政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皇太子,长孙无忌成为太子左庶子。

等到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立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提升为左武侯大将军。

太宗贞观元年,长孙无忌升任吏部尚书,李世民认为他功劳最大,晋封他为齐国公,贞观十一年,李世民长孙无忌和各功臣世袭刺史官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

太子李承强获罪被废,在长孙无忌的保举下,李治被立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危,请来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接受遗嘱辅佐朝政。

等到李世民去世,李治继位,李治宠幸武则天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因持反对意见遭到武则天的记恨。

显庆四年(659),武则天一伙的中书令许敬宗派人向高宗呈递密封奏章,说长孙无忌已有谋反的苗头,长孙无忌被诬陷流放黔州。

最后,长孙无忌被逼迫自缢而死。

2、尉迟敬德:善终

尉迟敬德本来是刘武周的偏将。

唐高祖武德三年,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时,遭到了尉迟敬德和宋金刚的抵抗,宋金刚被打败了,逃往突厥,而尉迟敬德经过开导,最终降唐。

后来很多刘武周的将领们都叛离了唐军,唐军们都以为尉迟敬德也会叛离,请求杀了他,可李世民却放了他还赏赐给他金银珠宝。

李世民去打猎正好碰上王世充带领的几万骑兵,幸亏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这之后尉迟敬德就成了李世民的心腹。

在“玄武门政变”前,太子李建成送给尉迟敬德一车金银想要收买他,希望他倒戈,尉迟敬德却果断地拒绝了。

“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元吉拉弓想射杀李世民,可惜没射中,反而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了。尉迟敬德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将李元吉射下马,后来李元吉被尉迟敬德射杀。

论功行赏时,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被认为头等功,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都赏给了尉迟敬德。

太宗贞观元年(627),授予他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予吴国公爵位。尉迟敬德这个人是典型的武夫,性格很火爆,还有些自傲,喜欢揭别人的短处。

尉迟敬德晚年迷信仙丹,吞服云母矿石粉,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可以说是高寿了。

3、侯君集:谋反被斩

侯君集这个人有些做作,还有些骄傲,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被召入府,跟随李世民出征。“玄武门政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侯君集策划很多。

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任左卫将军,因为立功晋封潞国公,不久拜右卫大将军。

贞观四年,侯君集任兵部尚书,参与朝廷政事。

侯君集攻克高昌,没有奏报朝廷就发配无罪的人,还私自收取宝物,军中将士有样学样,最后这事暴露,侯君集被下狱了。

侯君集自认为平定西域有功,虽被释放但心里很憋屈,等到李泰和李承乾争储君之位时,李承乾怕太子之位不保,侯君集就与李承乾一起图谋不轨。

后来事情败露,李世民斩了侯君集,抄没了他的家产。

4、张公谨:病逝

张公瑾早年为王世充属下洧州长史,后来和刺史崔枢一同降唐。

后来在徐世绩等人的推荐下入秦王府,成为幕僚,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

贞观三年,张公瑾担任行军副总管,和李靖一起征讨东突厥,第二年东突厥被平定,张公瑾被封为邹国公。

张公瑾在贞观六年(632年)病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后改封郯国公。

5、刘师立:善终

刘师立一开始是王世充的人,洛阳被平定后,刘师立本来是要被杀的,李世民欣赏他的才干赦免了他的死罪,还用他为左亲卫。

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储君之位,刘师立参与密谋,事后与尉迟敬德等人因功受赏,升任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

后来有人说刘师立想要谋反,李世民问刘师立有没有这回事,刘师立说出了掏心窝子话,他说自己才能低下,现在做到了将军已经到头了,哪里敢谋反。

刘师立可以说是对李世民死心塌地,后来他的好友罗艺谋反,京城震惊,李世民让刘师立带兵以防万一,罗艺被平定后,刘师立因和罗艺关系很好被弹劾了。

李世民念及他是秦王府旧臣,又任命他为检校岐州都督。

刘师立请求征讨吐谷浑,还未批复,他就派使者去离间说服各个部落,降服了很多。又有党项酋长拓拔赤辞,一开始归附吐浑谷,刘师立又派人去说服。

刘师立因为母亲守丧卸职,岐人上表请求让他留下,于是他就未能回去奔丧。

还有河西党项破丑氏,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刘师立讨伐他,穷追不舍。

刘师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得到李世民重用,军功很高,只可惜贞观十四年就去世了。

6、公孙武达:善终

公孙武达为人很豪爽,在隋朝时做骁果,骁果也就是御林军。

武德初年,公孙武达跟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功劳很大,多次升任后为秦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

贞观初年,公孙武达担任肃州刺史。突厥几千骑兵入侵,想要直奔吐浑谷,公孙武达率两千骑兵与之作战,几乎全部斩杀淹死敌兵。

盐州突厥叛乱,诏命公孙武达直奔灵州,追上贼军,斩杀敌军统帅,事后公孙武达被晋封为东莱郡公。

永徽年间,公孙武达死在右武卫大将军任上。

7、独孤彦云:战死沙场

独孤彦云,他参与“玄武门政变”后,因功进幽州都督、历阳郡公。

史料关于此人的记载很少,他死在攻打东突中,不过他有个儿子叫独孤谋,娶了李世民的女儿安康公主。

8、杜君绰:善终

相比开头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杜军绰只在是个小人物,他虽为玄武门九将之一,但是史料关于他的记载不多。

玄武门政变后,杜君绰被封为怀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

他之后的主要功绩是参加征讨高句丽之战,并斩首三万。

关于他的死,很具戏剧性,龙朔二年,他在等待上朝时,死在了禁庑之中。

9、郑仁泰:善终

郑仁泰也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秦王府的老人,在玄武门政变中,他是功臣之一。

玄武门之变后,郑仁泰被授游击将军,实封二百户。

唐朝地位很高的将军,大都有一生中最著名的战役,比如李靖征讨吐谷浑,侯君集征讨高昌,而之于郑仁泰,那就是讨平铁勒,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

不过郑仁泰在平叛铁勒中吃了败仗,被降职,在第二次平叛铁勒之后不久去世。

10、李孟尝:善终

李孟尝一开始跟随王君廓,后来降唐,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等到玄武门之变时,他已经是李世民身边的老人了。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孟尝被封为水县开国公。

贞观年间,李孟尝因攻打东突厥有功,迁汉东郡开国公。

李孟尝于乾封元年去世,去世时都74岁了。

以上就是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10位功臣的结局了,他们有极个别因为个人谋反被斩,基本都得到了善终。

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很善待功臣的。

文章评论

[!--temp.pl--]